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变化研究 | 第14-15页 |
1.2.2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选址与演变的驱动因素研究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1 长沙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变化 | 第17页 |
1.3.2 长沙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地域分异特征 | 第17页 |
1.3.3 长沙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6 论文主要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长沙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概述 | 第19-28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2.1.1 居民点的概念 | 第19页 |
2.1.2 农村居民点的概念 | 第19-20页 |
2.1.3 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 | 第20页 |
2.2 主要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2.2.1 区位论 | 第20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2.2.3 人居环境理论 | 第21页 |
2.2.4 公众参与理论 | 第21-22页 |
2.3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2-26页 |
2.3.1 历史沿革 | 第22页 |
2.3.2 自然地理情况 | 第22-23页 |
2.3.3 交通情况 | 第23-24页 |
2.3.4 自然资源情况 | 第24-25页 |
2.3.5 经济发展指标情况 | 第25-26页 |
2.4 长沙县农村居民点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8页 |
第3章 长沙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系统分析 | 第28-35页 |
3.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第28-30页 |
3.2 长沙县农村居民点动态变化特征 | 第30-32页 |
3.2.1 农村居民点密度呈增加趋势,空间聚集程度加大 | 第30-31页 |
3.2.2 农村居民点布局低地指向性特征明显,不同地貌类型区的地域分异显著 | 第31页 |
3.2.3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道路与河流指向性特征明显 | 第31-32页 |
3.3 长沙县农村居民点现状地域分异特征 | 第32-35页 |
第4章 长沙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影响因素 | 第35-42页 |
4.1 长沙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第35-39页 |
4.1.1 自然环境条件 | 第35-36页 |
4.1.2 社会经济因素 | 第36-38页 |
4.1.3 交通区位因素 | 第38页 |
4.1.4 政策制度因素 | 第38-39页 |
4.2 长沙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 第39-42页 |
4.2.1 数据来源与指标的选取 | 第39-40页 |
4.2.2 长沙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 第40-42页 |
第5章 长沙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的对策措施 | 第42-45页 |
5.1 政府要加强引导与组织,有层次地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 | 第42页 |
5.2 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 第42页 |
5.3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 第42-43页 |
5.4 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 | 第43页 |
5.5 继续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发展 | 第43页 |
5.6 对农村居民点实施科学规划 | 第43-44页 |
5.7 加强对农村居民点的管理力度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