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 第19-25页 |
2.1 系统组成 | 第19页 |
2.2 工作原理 | 第19-23页 |
2.3 主要技术指标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设计方案 | 第25-53页 |
3.1 结构方案 | 第25-28页 |
3.1.1 天线结构设计方案 | 第25-27页 |
3.1.2 信息处理机结构设计方案 | 第27-28页 |
3.2 硬件方案 | 第28-53页 |
3.2.1 天线设计方案 | 第28-42页 |
3.2.2 信息处理机设计方案 | 第42-53页 |
第四章 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信号捕获与跟踪的关键技术 | 第53-73页 |
4.1 高灵敏度P码快速捕获技术 | 第53-63页 |
4.1.1 原理介绍 | 第53页 |
4.1.2 参数设计 | 第53-60页 |
4.1.3 性能分析 | 第60-63页 |
4.2 高动态稳定跟踪技术 | 第63-73页 |
4.2.1 原理介绍 | 第63-64页 |
4.2.2 技术要点 | 第64-65页 |
4.2.3 仿真实验 | 第65-73页 |
第五章 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中信号捕获与跟踪的设计与实现 | 第73-105页 |
5.1 捕获设计 | 第73-75页 |
5.2 跟踪设计 | 第75-82页 |
5.2.1 再生伪码发生器 | 第76页 |
5.2.2 载波跟踪环 | 第76-78页 |
5.2.3 伪码相位跟踪环 | 第78页 |
5.2.4 导航电文解调 | 第78-80页 |
5.2.5 观测量提取 | 第80-82页 |
5.3 导航信息处理设计 | 第82-100页 |
5.3.1 导航卫星位置速度计算 | 第84-88页 |
5.3.2 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RAIM) | 第88-91页 |
5.3.3 导航解算 | 第91-100页 |
5.4 整机验证 | 第100-105页 |
第六章 实现的技术难点及其解决途径 | 第105-109页 |
6.1 高动态下的短报文出入站问题 | 第105-107页 |
6.2 超高温下终端天线热防护问题 | 第107-109页 |
结论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5页 |
致谢 | 第115-117页 |
作者简介 | 第117-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