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乡村民宿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初探--以胶州市东王家庄村民宿为例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的技术基础及方法 | 第14-16页 |
1.3.1 Ecotect介绍 | 第14页 |
1.3.2 Velux Daylight介绍 | 第14-15页 |
1.3.3 研究的指导原则 | 第15-16页 |
1.3.4 研究的方法 | 第16页 |
1.4 研究的内容及边界 | 第16-17页 |
1.5 国内外相关领域 | 第17-22页 |
1.5.1 国外相关领域 | 第17-19页 |
1.5.2 国内相关领域 | 第19-22页 |
1.6 研究的框架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青岛地区自然特征与民宿节能目标 | 第23-36页 |
2.1 地理区位 | 第23-24页 |
2.2 气候特征 | 第24-25页 |
2.3 青岛地区乡村民宿建筑节能标准 | 第25-28页 |
2.3.1 建筑节能目标 | 第26页 |
2.3.2 节能概念概述 | 第26-28页 |
2.4 青岛地区乡村民宿建筑调查及分析 | 第28-33页 |
2.4.1 青岛乡村民宿建筑分布 | 第28-29页 |
2.4.2 民宿建筑外围护结构 | 第29-32页 |
2.4.3 民宿建筑能耗情况 | 第32-33页 |
2.5 青岛乡村民宿建筑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 第33-36页 |
2.5.1 存在的节能问题 | 第33-34页 |
2.5.2 策略研究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墙体结构的节能技术 | 第36-62页 |
3.1 现有民宿建筑实地测量与分析 | 第36-42页 |
3.1.1 测量时间选取及工具 | 第36-37页 |
3.1.2 室内温度测量数据分析 | 第37-40页 |
3.1.3 数据总结 | 第40-42页 |
3.2 建筑外墙保温研究 | 第42-44页 |
3.2.1 建筑外墙保温形式探讨 | 第42页 |
3.2.2 墙体内保温做法总结 | 第42-44页 |
3.3 墙体保温改造及性能优化分析 | 第44-59页 |
3.3.1 墙体保温层传热系数优化计算 | 第44-46页 |
3.3.2 墙体内保温材料与构造改造 | 第46-51页 |
3.3.2.1 外墙内保温注意的问题 | 第46-47页 |
3.3.2.2 外墙内保温材料选择与改造 | 第47-49页 |
3.3.2.3 外墙内保温的构造优化 | 第49-51页 |
3.3.3 保温层性能总体优化分析 | 第51-5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四章 外窗的节能与优化改造 | 第62-98页 |
4.1 民宿建筑的外窗调研现状及分析 | 第62-63页 |
4.2 外窗窗墙比与室内光环境优化 | 第63-75页 |
4.2.1 现有民宿建筑窗墙比与室内光环境分析 | 第63-67页 |
4.2.2 窗墙比模拟分析与优化 | 第67-74页 |
4.2.3 外窗窗墙比的优化总结 | 第74-75页 |
4.3 外窗遮阳系数与室内接受太阳热辐射优化 | 第75-82页 |
4.3.1 外窗遮阳设计计算 | 第76-78页 |
4.3.2 建筑遮阳模拟计算 | 第78-82页 |
4.3.3 外窗遮阳的优化总结 | 第82页 |
4.4 外窗的保温与节能改造优化 | 第82-96页 |
4.4.1 窗户传热系数计算与优化 | 第83-84页 |
4.4.2 窗户保温材料与构造优化 | 第84-87页 |
4.4.3 窗户保温性能的优化分析 | 第87-95页 |
4.4.4 窗户保温性能的总结 | 第95-9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五章民宿建筑屋顶、地面的节能与优化 | 第98-112页 |
5.1 屋顶的现状与优化改造分析 | 第98-106页 |
5.1.1 建筑屋顶的现状与传热系数计算模拟分析 | 第98-100页 |
5.1.2 屋顶保温做法优化 | 第100-104页 |
5.1.3 屋顶的保温性能的优化分析 | 第104-106页 |
5.2 地面的现状与优化改造 | 第106-110页 |
5.2.1 建筑地面的保温做法优化 | 第107-109页 |
5.2.2 地面的保温性能的优化总结 | 第109-11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2-120页 |
6.1 建筑优化改造成本计算 | 第112-113页 |
6.2 建筑优化改造后能耗计算 | 第113-116页 |
6.3 研究结论 | 第116-118页 |
6.4 展望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