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反垄断法公共执行与私人执行制度概述 | 第12-22页 |
第一节 反垄断法的执行主体 | 第12-16页 |
一、依据反垄断法设置的专门机关 | 第12-14页 |
二、法院 | 第14-16页 |
三、私人 | 第16页 |
第二节 反垄断法的公共执行与私人执行 | 第16-22页 |
一、公共执行 | 第16-19页 |
二、私人执行 | 第19-21页 |
三、公共执行制度与私人执行制度的协调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美、日公共执行制度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2-36页 |
第一节 以公共执行机构为视角 | 第22-23页 |
一、美、日的公共执行机构 | 第22页 |
二、美、日公共执行机构的比较 | 第22页 |
三、美、日公共执行机构对我国的启示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以公共执行机构的职能为视角 | 第23-36页 |
一、美国公共执行机构的职能 | 第23-26页 |
二、日本公共执行机构的职能 | 第26-29页 |
三、美、日公共执行机构职能的比较 | 第29-30页 |
四、美、日公共执行机构的职能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6页 |
第三章 美、日私人执行制度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47页 |
第一节 美国的私人执行制度 | 第36-40页 |
一、私人执行制度的法律依据 | 第36页 |
二、私人执行制度的特点 | 第36-39页 |
三、私人执行制度的控制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日本的私人执行制度 | 第40-44页 |
一、私人执行制度的救济方式 | 第40-43页 |
二、私人执行制度不发达的原因 | 第43-44页 |
第三节 美、日私人执行制度的比较 | 第44-45页 |
第四节 美、日私人执行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45-47页 |
一、我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的法律依据 | 第45页 |
二、我国私人执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美、日反垄断执行制度政策性方法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47-54页 |
第一节 美国反托拉斯法执行中的政策性方法——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日本禁止垄断法执行中的政策性方法——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 | 第48-52页 |
一、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涵义 | 第48-49页 |
二、日本战后各个发展时期的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 | 第49-52页 |
第三节 美、日反垄断执行制度政策性方法的比较 | 第52-53页 |
第四节 美、日反垄断执行制度政策性方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