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1.2.1 股权激励效果研究 | 第14-15页 |
1.2.2 股权激励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 第15-16页 |
1.2.3 医药行业股权激励效果研究 | 第16-17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19-21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2 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股权激励效果相关理论 | 第21-26页 |
2.1 股权激励相关概念 | 第21-23页 |
2.1.1 股权激励内涵 | 第21页 |
2.1.2 股权激励契约要素 | 第21-22页 |
2.1.3 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2.2 股权激励效果的界定 | 第23-24页 |
2.3 股权激励效果的评价方法 | 第24-25页 |
2.3.1 财务指标法 | 第24-25页 |
2.3.2 事件研究法 | 第25页 |
2.4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中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分析 | 第26-33页 |
3.1 医药行业的定义及特征 | 第26页 |
3.2 中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行业背景 | 第26-28页 |
3.3 中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总体情况 | 第28-31页 |
3.3.1 进展情况分析 | 第28-29页 |
3.3.2 企业性质分析 | 第29页 |
3.3.3 激励对象分析 | 第29-30页 |
3.3.4 激励模式分析 | 第30页 |
3.3.5 股票来源分析 | 第30-31页 |
3.3.6 激励期限分析 | 第31页 |
3.4 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中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评价 | 第33-45页 |
4.1 评价体系构建 | 第33-34页 |
4.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34-35页 |
4.2.1 样本选取 | 第34-35页 |
4.2.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35页 |
4.3 效果评价 | 第35-44页 |
4.3.1 管理者行为层面 | 第35-40页 |
4.3.2 公司业绩层面 | 第40-42页 |
4.3.3 市场反应层面 | 第42-44页 |
4.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华仁药业股权激励的案例分析 | 第45-60页 |
5.1 案例介绍 | 第45-46页 |
5.1.1 总体情况 | 第45页 |
5.1.2 股权结构 | 第45-46页 |
5.1.3 股权激励的实施动因 | 第46页 |
5.2 华仁药业股权激励计划及实施情况 | 第46-49页 |
5.2.1 2011 年华仁药业股权激励方案分析 | 第47-48页 |
5.2.2 2013 年华仁药业股权激励方案分析 | 第48-49页 |
5.3 华仁药业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评价 | 第49-57页 |
5.3.1 管理者行为层面 | 第50-55页 |
5.3.2 公司业绩层面 | 第55-56页 |
5.3.3 市场反应层面 | 第56-57页 |
5.4 华仁药业股权激励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7-58页 |
5.4.1 激励期限设计较不合理 | 第57页 |
5.4.2 绩效考核指标过于单一 | 第57-58页 |
5.4.3 股权激励对象较为集中 | 第58页 |
5.4.4 授予价格确定较不合理 | 第58页 |
5.5 小结 | 第58-60页 |
第六章 提高医药行业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对策建议 | 第60-63页 |
6.1 合理设计激励方案 | 第60-62页 |
6.1.1 选择合适的股权激励模式 | 第60页 |
6.1.2 合理确定股权激励范围 | 第60-61页 |
6.1.3 多元化业绩考核指标 | 第61页 |
6.1.4 适当延长股权激励有效期 | 第61页 |
6.1.5 加强对行权价格的监管 | 第61-62页 |
6.2 健全内部治理结构 | 第62页 |
6.3 完善外部市场条件 | 第62-6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3页 |
7.2 本文局限性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