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专利法论文

专利劫持法律规制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1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1-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2 专利劫持基本概述第13-20页
    2.1 专利劫持的概念及表现形式第13-15页
        2.1.1 专利劫持概念第13-14页
        2.1.2 专利劫持表现形式第14-15页
    2.2 专利劫持的法律性质分析第15-17页
        2.2.1 违约说第15-16页
        2.2.2 权利滥用说第16页
        2.2.3 垄断说第16页
        2.2.4 综合评定说第16-17页
    2.3 专利劫持产生原因分析第17-20页
        2.3.1 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第17页
        2.3.2 当前规制专利劫持行为的制度原则存在缺陷第17-18页
        2.3.3 专利制度本身具有内部矛盾性第18-20页
3 我国专利劫持法律规制现状及原因分析第20-25页
    3.1 我国应对专利劫持行为现状分析第20-22页
        3.1.1 我国应对专利劫持行为立法现状第20-21页
        3.1.2 我国应对专利劫持行为司法现状第21-22页
    3.2 专利劫持行为法律规制现状产生原因分析第22-25页
        3.2.1 《专利法》缺乏对专利受让人利益的关注第22页
        3.2.2 缺乏“必要专利”的认定机关、标准及程序第22-23页
        3.2.3 技术标准与专利许可界限模糊第23-25页
4 域外专利劫持的法律规制第25-31页
    4.1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相关规定第25-27页
        4.1.1 国际电工委员会相关专利政策第25-26页
        4.1.2 国际电信联盟相关专利政策第26页
        4.1.3 国际贸易协会相关专利政策第26-27页
    4.2 美国、欧盟、日本相关法律规定第27-29页
        4.2.1 美国法律相关规定第27-28页
        4.2.2 欧盟法律相关规定第28-29页
        4.2.3 日本法律相关规定第29页
    4.3 域外有关专利劫持法律规制启示第29-31页
5 完善我国专利劫持法律规制的对策思考第31-37页
    5.1 制定、修改相关法律法规第31-33页
        5.1.1 完善技术标准的专利信息披露制度,明确默示许可制度第31-32页
        5.1.2 FRAND原则正式入法,指导必要专利许可实施第32-33页
    5.2 规范专利劫持规制行为的执法活动第33-35页
        5.2.1 确认标准化制定过程中必要专利的审查机关和审查标准第33-34页
        5.2.2 确定规制专利劫持行为的专门执法机关第34-35页
    5.3 完善规制专利劫持行为的司法途径第35-37页
        5.3.1 对必要专利权人申请禁令救济予以严格审查第35-36页
        5.3.2 完善司法机关有关标准必要专利定价纠纷解决机制第36-37页
结论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0-41页
致谢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安机关行政调查实例研究
下一篇:知识产权案件专家陪审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