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时空上下文建模的行为识别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传统行为识别方法第11-14页
        1.2.2 深度学习方法第14-15页
        1.2.3 时域建模方法第15-16页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6-17页
        1.3.1 空间特征表达不足第17页
        1.3.2 时域建模缺失第17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第17-18页
    1.5 本文组织结构第18-20页
第二章 基于Bi-LSTM的双向行为特征描述第20-32页
    2.1 双向行为特征描述框架第20页
    2.2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概述第20-22页
    2.3 递归神经网络概述第22-24页
    2.4 双向时空上下文建模第24-27页
        2.4.1 增强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第24-26页
        2.4.2 双向长短时记忆单元模型第26-27页
    2.5 实验结果分析第27-31页
        2.5.1 UCF-101 和HMDB-51 数据集介绍第28页
        2.5.2 增强卷积网络的训练第28-29页
        2.5.3 卷积网络特征可视化第29-30页
        2.5.4 增强卷积网络性能与分析第30页
        2.5.5 Bi-LSTM性能与分析第30-31页
    2.6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基于多层时空建模的多粒度行为特征描述第32-42页
    3.1 多粒度行为特征描述框架第32-33页
    3.2 傅里叶变换概述第33-34页
    3.3 傅里叶时间金字塔模型第34-37页
        3.3.1 时间金字塔模型第34-35页
        3.3.2 改进的自适应时间金字塔模型第35-37页
    3.4 实验结果分析第37-41页
        3.4.1 金字塔层数对性能影响第37页
        3.4.2 金字塔特征可视化第37-38页
        3.4.3 方法效果比较分析第38-40页
        3.4.4 模型性能比较分析第40-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基于多时空模型融合的行为识别第42-57页
    4.1 基于多时空模型融合的整体框架第42-43页
    4.2 基于卷积特征图编码的空间行为特征描述第43-48页
        4.2.1 稠密轨迹特征第43-44页
        4.2.2 特征编码第44-46页
        4.2.3 深度卷积特征图编码第46-48页
    4.3 基于多模型融合的行为识别第48-51页
    4.4 实验结果分析第51-56页
        4.4.1 卷积特征图编码的性能分析第51-52页
        4.4.2 多模型融合方法的性能分析第52-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5.1 论文工作总结第57-58页
    5.2 未来工作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和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目标轮廓信息结合特征对比的显著性检测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深度约束的水下立体匹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