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9-14页 |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1.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2.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1.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 2.关于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3页 |
| 1.研究思路 | 第13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 1.创新之处 | 第13页 |
| 2.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 一、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概述 | 第14-19页 |
| (一)新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 第14-16页 |
| 1.新媒体的概念 | 第14-15页 |
| 2.新媒体的特征 | 第15-16页 |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概念及构成条件 | 第16-19页 |
|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概念 | 第16-17页 |
|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构成条件 | 第17-19页 |
| 二、新媒体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与运用原则 | 第19-23页 |
| (一)新媒体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 | 第19-21页 |
| 1.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平台 | 第19-20页 |
| 2.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 第20页 |
| 3.激发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 | 第20-21页 |
| 4.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 第21页 |
| (二)新媒体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原则 | 第21-23页 |
| 1.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 | 第21-22页 |
| 2.现实与虚拟相结合原则 | 第22页 |
| 3.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原则 | 第22-23页 |
| 三、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策略 | 第23-35页 |
| (一)创新教书育人载体 | 第23-27页 |
| 1.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前预习与课前问题收集 | 第24-25页 |
| 2.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 | 第25-26页 |
| 3.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后答题与讨论 | 第26-27页 |
| (二)拓展实践育人载体 | 第27-29页 |
| 1.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 第27-28页 |
| 2.运用新媒体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 第28-29页 |
| (三)完善管理育人载体 | 第29-30页 |
| 1.制度上网并通过网络建立与完善制度 | 第29页 |
| 2.网上公示学生间的所有竞争结果 | 第29页 |
| 3.从实际出发进行网上办公及运用新媒体进行管理 | 第29-30页 |
| 4.运用新媒体搭建大学生校内反馈平台 | 第30页 |
| (四)优化服务育人载体 | 第30-32页 |
| 1.运用新媒体优化高校后勤服务 | 第31页 |
| 2.运用新媒体进行反馈与激励 | 第31-32页 |
| (五)营造环境育人载体 | 第32-35页 |
| 1.运用新媒体营造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 第32-33页 |
| 2.运用新媒体营造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 第33-35页 |
| 结语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9-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