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5页 |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2页 |
| 1. 学生兴趣的缺乏 | 第10-11页 |
| 2. 英语教学活动单一 | 第11页 |
| 3. 本校学生情况 | 第11-12页 |
| 1.2 采用任务型教学的必要性 | 第12页 |
| 1.3 社交媒体辅助下任务型教学的优势 | 第12-14页 |
| 1.4 研究的目的 | 第14页 |
| 1.5 论文的整体框架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8页 |
| 2.1 相关术语 | 第15-22页 |
| 2.1.1 任务的定义 | 第15-17页 |
| 2.1.2 任务的分类: | 第17-18页 |
| 2.1.3 任务的素材: | 第18-19页 |
| 2.1.4 任务型教学模式(TBL)的框架: | 第19-21页 |
| 2.1.5 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社交媒体 | 第21-22页 |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 2.2.1 社会建构理论 | 第22页 |
| 2.2.2 二语习得的互动理论 | 第22-23页 |
| 2.2.3 二语习得的“习得假设”、“输入假设” | 第23页 |
| 2.2.4 杜威的“做中学”理论 | 第23-24页 |
| 2.3 实证研究回顾 | 第24-28页 |
| 2.3.1 任务型教学的研究回顾 | 第24-25页 |
| 2.3.2 社交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回顾 | 第25-28页 |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28-41页 |
| 3.1 研究的问题 | 第28页 |
| 3.2 研究的对象 | 第28页 |
| 3.3 研究的方法 | 第28-29页 |
| 3.4 研究的过程 | 第29-41页 |
| 3.4.1 任务型教学模式 | 第29-40页 |
| 3.4.2 对照班采用传统PPP教学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41-49页 |
| 4.1 综合测试前后数据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 4.1.1 前测中两个班综合测试数据的结果与分析 | 第41页 |
| 4.1.2 后测中两个班综合测试的结果与分析 | 第41-42页 |
| 4.1.3 A班前后测数据分析 | 第42页 |
| 4.1.4 B班前后测数据分析 | 第42-43页 |
| 4.1.5 对照班和实验班在前后测中三大题型得分率数据: | 第43-44页 |
| 4.2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 4.2.1 前测问卷调查两个班数据的结果与分析 | 第44页 |
| 4.2.2 后测问卷调查两个班数据的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 4.2.3 A班问卷前后测数据对照分析 | 第45页 |
| 4.2.4 B班问卷前后测数据对照分析 | 第45-46页 |
| 4.2.5 两个班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的数据分析 | 第46-47页 |
| 4.3 访谈的结果与分析 | 第47-48页 |
| 4.4 课堂观察的结果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9-52页 |
| 5.1 研究发现 | 第49页 |
| 5.2 社交媒体下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 | 第49-50页 |
| 5.3 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 第50页 |
| 5.4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的建议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附件 | 第54-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