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食品工业论文

有机废物资源化利用及生态工业和农业园区模式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绪论第16-27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8页
        1.1.1 资源的开发与环境污染第16页
        1.1.2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循环经济第16-17页
        1.1.3 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第17-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5页
        1.2.1 有机废物资源化基础理论第18-21页
        1.2.2 有机废物资源化的基本模式与途径第21-23页
        1.2.3 低碳经济第23-25页
        1.2.4 生态工业园第25页
    1.3 课题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第25-27页
        1.3.1 课题来源第25页
        1.3.2 目的及意义第25-26页
        1.3.3 研究内容第26-27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与分析方法第27-38页
    2.1 实验材料第27页
        2.1.1 乳品废水浮渣第27页
        2.1.2 谷氨酸发酵废液第27页
        2.1.3 固体有机废弃物第27页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第27-30页
        2.2.1 实验试剂第27-29页
        2.2.2 仪器设备第29-30页
    2.3 试验方法第30-34页
        2.3.1 秸秆的预处理方法第30页
        2.3.2 谷氨酸废液预处理第30页
        2.3.3 粗脂肪酸的提取第30页
        2.3.4 粗脂肪酸的甲酯化第30-31页
        2.3.5 酸水解法提取混合脂肪酸的工艺路线第31页
        2.3.6 酸值的测定第31页
        2.3.7 酸水解条件的优化第31-32页
        2.3.8 杯罐混凝实验第32-33页
        2.3.9 絮凝效果的测定第33页
        2.3.10 残糖的测定第33页
        2.3.11 混合脂肪酸的提取方法第33-34页
    2.4 分析方法第34-38页
        2.4.1 水分的测定第34页
        2.4.2 灰分的测定第34页
        2.4.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34-35页
        2.4.4 脂肪含量的测定第35页
        2.4.5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第35页
        2.4.6 谷氨酸废液水质指标及测定方法第35页
        2.4.7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第35-36页
        2.4.8 乳糖含量测定第36页
        2.4.9 总糖含量测定第36页
        2.4.10 氮、磷、钾、钙含量测定第36页
        2.4.11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第36-38页
第3章 食品加工行业有机废水、废物资源化利用实践第38-58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乳品废水资源化利用实践第38-49页
        3.2.1 乳品废水浮渣成分及利用价值研究第38-44页
        3.2.2 乳品废水全流程资源化技术路线第44-46页
        3.2.3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第46-49页
    3.3 味精废水资源化利用实践第49-52页
        3.3.1 味精废水资源化方案的提出第49页
        3.3.2 谷氨酸发酵废液成分分析第49-50页
        3.3.3 味精废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方案第50-52页
    3.4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践第52-57页
        3.4.1 固体有机废弃物统计第52-53页
        3.4.2 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方案第53-55页
        3.4.3 基于全流程资源化的生态工业链的构建第55-56页
        3.4.4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第56-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农村有机废物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与分析第58-83页
    4.1 引言第58页
    4.2 秸秆类农业生物质废物资源化制取生物絮凝剂第58-68页
        4.2.1 秸秆类生物质废物的预处理第59-64页
        4.2.2 预处理后秸秆纤维素的糖化第64-67页
        4.2.3 秸秆类生物质废物资源化技术路线第67页
        4.2.4 综合效益分析第67-68页
    4.3 海林农场农村废物废水资源化利用第68-76页
        4.3.1 农场总体产业结构第68页
        4.3.2 畜牧业——农业循环发展的新模式第68-69页
        4.3.3 污水处理回用工程第69-76页
        4.3.4 综合效益分析第76页
    4.4 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案第76-82页
        4.4.1 加强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与设施建设第77-78页
        4.4.2 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应用第78-80页
        4.4.3 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第80-81页
        4.4.4 滨江带人工湿地复合生态治理工程的建立第81-82页
    4.5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5章 以资源化为核心的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实践第83-109页
    5.1 引言第83页
    5.2 园区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第83-85页
        5.2.1 建设原则与发展目标第83页
        5.2.2 功能分区与布局第83-85页
        5.2.3 总体开发方案第85页
    5.3 园区景观生态规划第85-90页
        5.3.1 生态景观分类第86-89页
        5.3.2 景观生态安全布局第89-90页
        5.3.3 景观生态建设与保护第90页
    5.4 园区生态工业网的构建第90-107页
        5.4.1 总体生态工业网第90-92页
        5.4.2 生态工业链第92-101页
        5.4.3 生态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第101页
        5.4.4 环境绩效评析第101-104页
        5.4.5 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布局第104-107页
    5.5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第6章 以能源化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园区模式实践第109-133页
    6.1 引言第109页
    6.2 政安村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第109-124页
        6.2.1 发展农村有机废物资源化的重要意义第109-110页
        6.2.2 农村生态农业园区模式第110-114页
        6.2.3 有机废物资源化利用效能分析第114-118页
        6.2.4 工艺流程设计第118-122页
        6.2.5 环境绩效分析第122-124页
    6.3 铁岭农业观光园区建设规划第124-132页
        6.3.1 观光旅游农业区总体建设路线第124-125页
        6.3.2 项目规划第125-129页
        6.3.3 投资估算与财务分析第129-131页
        6.3.4 社会、生态效益评价第131-132页
    6.4 本章小结第132-133页
结论第133-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43-145页
致谢第145-146页
个人简历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甜菜粕制备复合包装膜的研究
下一篇:新城疫病毒生物信息分析系统的构建及其全基因组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