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船舶电力推进器与吊舱式推进器 | 第10-11页 |
1.1.1 船舶电力推进概要 | 第10页 |
1.1.2 吊舱式电力推进器概念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吊舱式推进器 | 第11-20页 |
1.2.1 吊舱式推进器简介 | 第12-15页 |
1.2.2 吊舱式推进器的开发和应用 | 第15-20页 |
1.3 吊舱式推进器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计算流体力学及CFD 软件介绍 | 第23-47页 |
2.1 计算流体动力学 | 第23-26页 |
2.1.1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特点 | 第24页 |
2.1.2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应用领域 | 第24-25页 |
2.1.3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分支 | 第25-26页 |
2.2 流体与流动的基本特性 | 第26-28页 |
2.2.1 理想流体与粘性流体 | 第26-27页 |
2.2.2 可压流体与不可压流体 | 第27-28页 |
2.2.3 定常与非定常流动 | 第28页 |
2.2.4 层流与湍流 | 第28页 |
2.3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第28-32页 |
2.3.1 质量守恒方程 | 第28-29页 |
2.3.2 动量守恒方程 | 第29-31页 |
2.3.3 能量守恒方程 | 第31-32页 |
2.4 三维湍流模型介绍 | 第32-42页 |
2.4.1 湍流及其数学描述 | 第33-35页 |
2.4.2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简介 | 第35-39页 |
2.4.3 标准两方程模型 | 第39-42页 |
2.5 常用的CFD 商用软件介绍 | 第42-46页 |
2.5.1 FLUENT | 第42-43页 |
2.5.2 SC/Tetra 软件功能介绍 | 第43-4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吊舱推进器的参数化建模 | 第47-56页 |
3.1 螺旋桨三维模型建立 | 第47-49页 |
3.1.1 绘制截面曲线 | 第47-48页 |
3.1.2 空间曲线的确定 | 第48页 |
3.1.3 展开轮廓线的确定 | 第48页 |
3.1.4 桨叶实体成型 | 第48-49页 |
3.2 支架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3.2.1 翼型支架 | 第49页 |
3.2.2 椭圆形支架 | 第49-50页 |
3.3 吊舱体参数化模型 | 第50-52页 |
3.3.1 吊舱结构参数 | 第50-51页 |
3.3.2 吊舱体几何模型 | 第51-52页 |
3.4 吊舱推进器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52-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吊舱推进器水动力性能数值模拟 | 第56-69页 |
4.1 螺旋桨水动力性能 | 第56-60页 |
4.1.1 螺旋桨的推力和转矩 | 第56-57页 |
4.1.2 螺旋桨的敞水特性 | 第57-59页 |
4.1.3 螺旋桨推进器效率 | 第59页 |
4.1.4 吊舱推进器水动力性能 | 第59-60页 |
4.2 吊舱推进器模型的数值模拟 | 第60-68页 |
4.2.1 计算域的设定及构建 | 第60-65页 |
4.2.2 网格划分 | 第65页 |
4.2.3 边界条件设置 | 第65-66页 |
4.2.4 参数计算 | 第66-6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69-79页 |
5.1 引言 | 第69-70页 |
5.2 单桨水动力性能模拟结果 | 第70-72页 |
5.2.1 性能计算值 | 第70页 |
5.2.2 单桨叶面压力分布 | 第70-72页 |
5.3 吊舱推进器A 水动力性能模拟结果 | 第72-74页 |
5.4 吊舱推进器B 水动力性能模拟结果 | 第74-76页 |
5.5 吊舱推进器水动力性能模拟结果比较与分析 | 第76-78页 |
5.5.1 螺旋桨敞水性能的比较 | 第76-77页 |
5.5.2 单桨与吊舱推进器整体推进效率的比较与分析 | 第77-7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