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炉温度器的研究与实现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课题的提出第8页
    1.2 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第8-10页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目地和意义第10-12页
第二章 智能控制第12-21页
    2.1 传统 PID控制第12-13页
    2.2 智能控制概述第13-14页
    2.3 专家系统第14-15页
    2.4 神经网络第15-16页
    2.5 模糊控制第16-21页
        2.5.1 模糊控制概念第16-17页
        2.5.2 模糊控制的应用状况第17-18页
        2.5.3 模糊算法原理第18-19页
        2.5.4 两种类型模糊控制器第19-21页
第三章 温度控制系统的实现第21-36页
    3.1 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方案第21页
    3.2 嵌入式微处理器控制系统的实现第21-28页
        3.2.1 概述第21-22页
        3.2.2 单片机典型应用系统第22-23页
        3.2.3 控制板原理第23-26页
            3.2.3.1 整流触发工作原理第23-24页
            3.2.3.2 调节器工作原理第24-25页
            3.2.3.3 逆变部分工作原理第25页
            3.2.3.4 保护部分工作原理第25-26页
        3.2.4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第26-27页
        3.2.5 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设计第27-28页
    3.3 温度测量机构第28-31页
        3.3.1 概述第28-29页
            3.3.1.1 测温仪的工作原理第28页
            3.3.1.2 测温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格第28-29页
        3.3.2 AL-501T型智能显示调节仪第29-31页
            3.3.2.1 主要特点第29-30页
            3.3.2.2 AL-501T型智能显示调节仪参数第30-31页
    3.4 执行机构第31-36页
        3.4.1 概述第31页
        3.4.2 技术参数第31-32页
        3.4.3 晶闸管的结构及性能特点第32-34页
            3.4.3.1 普通晶闸管第32-33页
            3.4.3.2 双向晶闸管第33-34页
        3.4.4 主回路线路原理第34-36页
第四章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炉温度器的设计第36-51页
    4.1 模糊理论的提出及可行性第36页
    4.2 模糊控制基本原理第36-37页
    4.3 模糊控制器设计第37-51页
        4.3.1 模糊控制器设的输入、输出语言变量第37-38页
        4.3.2 变量的语言描述与赋值表第38-42页
        4.3.3 模糊控制规则第42-45页
        4.3.4 模糊推理第45-49页
        4.3.5 查询表的建立第49-51页
第五章 结束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6-5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困境与重构
下一篇:工业锅炉炉内空气动力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