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体育论文

体育课中合作学习对高中生认知加工过程及成绩影响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9-24页
    一、 合作、合作学习概念第9页
    二、 合作学习产生的背景第9-10页
    三、 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基础第10-16页
        (一) 马克思人的本质论第10-11页
        (二) 人本主义心理学第11-12页
            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第11-12页
            2 罗杰斯的学生中心论第12页
        (三) 社会心理学第12-14页
            1 社会互赖理论第12-13页
            2 接触理论第13页
            3 选择理论第13页
            4 动机理论第13-14页
            5 社会凝聚力理论第14页
        (四) 认知心理学第14-16页
            1 建构主义理论第15页
            2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15-16页
    四、 国内外合作学习研究第16-19页
        (一) 国外的研究第16-18页
        (二) 国内的研究第18-19页
    五、 合作学习小组的基本要素与基本模式第19-20页
        (一) 合作学习小组的基本要素第19页
        (二) 合作学习小组的基本模式第19-20页
    六、 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领域中的研究第20-21页
    七、 认知方式与体育成绩之间的研究第21-22页
    八、 高中体育课教学实施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第22-24页
        (一) 对高中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学的意义第22页
        (二) 体育课提供了合作学习的学科教育优势第22-24页
第二部分 调查研究第24-30页
    一、 方法第24-25页
        (一) 调查对象第24页
        (二) 工具第24-25页
        (三) 施测第25页
        (四) 统计第25页
    二、 调查结果第25-27页
    三、 分析与讨论第27-29页
    四、 结论第29-30页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第30-41页
    一、 方法第30-33页
        (一) 被试第30页
        (二) 实验时间第30页
        (三) 测量工具与人员第30-31页
        (四) 实验内容与程序第31-33页
            1 学生学习内容第31页
            2 实验步骤第31-33页
            3 实验控制第33页
    二、 实验结果第33-37页
    三、 分析与讨论第37-39页
    四、 结论第39页
    五、 建议第39页
    六、 本论文不足之处第39-41页
附录第41-45页
考文文献第45-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杆件焊接变形预测及其控制
下一篇:贺州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