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高效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1页
    1.1 背景和意义第8页
    1.2 太阳能发电的现状及未来展望第8-9页
    1.3 非隔离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共模电流分析和相关拓扑第9-19页
        1.3.1 非隔离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共模电流分析第10-11页
        1.3.2 H5拓扑第11-13页
        1.3.3 带有直流旁路的全桥逆变拓扑——FB-DCBP第13-15页
        1.3.4 全桥零电压整流器——FB-ZVR第15-17页
        1.3.5 HERIC拓扑第17-19页
    1.4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高效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传统控制策略第21-33页
    2.1 电网电压前馈PI控制策略第21-23页
    2.2 直接数字预测控制策略第23-26页
    2.3 改进型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第26-28页
    2.4 最优脉冲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第28页
    2.5 传统控制策略仿真对比分析第28-32页
    2.6 本章总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基于球形译码的多步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第33-54页
    3.1 多步模型预测控制第33-38页
        3.1.1 模型预测控制基本原理第33-36页
        3.1.2 整型二次规划第36-38页
    3.2 球形译码第38-42页
        3.2.1 球形译码的基本原理第38-40页
        3.2.2 初始半径确定和二叉树遍历寻优第40-42页
    3.3 球形译码搜索步数和仿真第42-53页
        3.3.1 仿真系统和参数第42-43页
        3.3.2 10kHz情况下基于球形译码的多步模型预测控制与PI控制仿真比较第43-45页
        3.3.3 2kHz情况下基于球形译码的多步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仿真第45-49页
        3.3.4 球形译码搜索步数第49-50页
        3.3.5 N=3和N=4两种情况下球形译码和穷举搜索的稳态仿真波形对比第50-53页
    3.4 本章总结第53-54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ROFINET从站模块开发
下一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