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汽车限购”的法律性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关于汽车限购的一些基本情况 | 第8-12页 |
(一) 汽车限购政策的称呼问题 | 第8-10页 |
(二) 限购城市的机动车上牌程序 | 第10-12页 |
1. 一般限购城市的汽车上牌程序 | 第10页 |
2. 特殊限购城市的汽车上牌程序 | 第10-12页 |
(三) 限购政策研究的重点问题 | 第12页 |
三、汽车限购政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分析 | 第12-31页 |
(一) 汽车限购政策的合法性分析 | 第12-23页 |
1. 汽车增量指标的法律性质 | 第12-13页 |
2. 汽车号牌的法律性质 | 第13-14页 |
3. 城市道路交通是公共物品也是公共资源 | 第14-15页 |
4. 地方国家机关有权设立城市道路使用许可 | 第15-16页 |
5. 汽车增量指标的设立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 | 第16-17页 |
6. 汽车增量指标取得方式的合法性分析 | 第17-18页 |
7. 限购政策的部分内容缺乏法律依据 | 第18-23页 |
(二) 汽车限购政策的合理性分析 | 第23-30页 |
1. 限购出台的原因背景 | 第23-26页 |
2. 限购的负面影响 | 第26页 |
3. 城市交通治堵的方法 | 第26-30页 |
(三) 实施限购需谨慎 | 第30-31页 |
四、汽车限购政策的调整建议 | 第31-34页 |
(一) 从限制购买到限制通行 | 第31页 |
(二) 单独设立城市道路使用许可证 | 第31-33页 |
1. 城市道路使用许可证获取方式 | 第32-33页 |
2. 城市道路使用许可证的取得程序要公开透明 | 第33页 |
(三) 治堵政策不能以红头文件方式规定 | 第33页 |
(四) 必要的公众参与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