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有色金属论文--铜论文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铜矿勘查区找矿方向预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7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现状第10-13页
        1.1.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0-11页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 研究目的、思路及内容第13-15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2.2 研究思路第14页
        1.2.3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 技术路线第15页
    1.4 论文实物工作量第15-17页
第2章 多维异常体系理论第17-21页
    2.1 基本指导思想第17-18页
    2.2 各属性异常体系的成矿指示作用第18-21页
        2.2.1 元素负异常体系第18页
        2.2.2 矿化剂元素(S)异常体系第18页
        2.2.3 S与Fe和成矿元素Cu间协同平衡体系第18-19页
        2.2.4 成矿及其伴生元素异常体系第19-21页
第3章 地质概况第21-37页
    3.1 区域地质成矿背景第21-23页
    3.2 拉伊克勒克试验区地质特征第23-31页
        3.2.1 区域地质特征第23-25页
        3.2.2 矿床地质特征第25-30页
        3.2.3 试验区以往地质工作第30-31页
    3.3 乌伦布拉克试验区地质特征第31-37页
        3.3.1 区域地质特征第31-32页
        3.3.2 矿床地质特征第32-35页
        3.3.3 试验区以往地质工作第35-37页
第4章 工作部署及试验方法第37-45页
    4.1 拉伊克勒克试验区工作部署第37-38页
    4.2 乌伦布拉克试验区工作部署第38-40页
    4.3 试验方法第40-45页
        4.3.1 样品分析及质量监控第40-41页
        4.3.2 元素质量迁移试验方法第41-45页
第5章 拉伊克勒克试验区第45-59页
    5.1 元素富集贫化特征第45-47页
    5.2 元素富集贫化与Cu矿化关系第47-50页
    5.3 地球化学勘查指示元素第50-51页
    5.4 元素质量迁移规律第51-57页
    5.5 找矿方向指示作用第57-59页
第6章 乌伦布拉克试验区第59-73页
    6.1 元素的的富集贫化特征第59-61页
    6.2 元素富集贫化与Cu矿化关系第61-65页
    6.3 地球化学勘查指示元素第65-66页
    6.4 元素质量迁移规律第66-70页
    6.5 找矿方向指示作用第70-71页
    6.6 试验区凝灰岩对比研究第71-73页
第7章 结论及建议第73-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3页
附录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腾冲—梁河W-Sn成矿带中与侵入岩有关铋—金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下一篇: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亚东地区高压泥质麻粒岩的岩石学与年代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