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横道交通延误计算方法与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车辆延误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2 行人延误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车辆与行人相互干扰下的延误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2 人行横道处交通运行特性分析 | 第21-29页 |
2.1 交通流参数 | 第21-22页 |
2.2 车辆到达特性统计分布 | 第22-24页 |
2.2.1 车辆到达概率统计模型 | 第22-23页 |
2.2.2 车头时距统计分布模型 | 第23-24页 |
2.3 交通延误基本理论 | 第24-26页 |
2.3.1 交通延误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2.3.2 车辆延误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6页 |
2.4 车辆和行人的相互干扰分析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考虑行人干扰的人行横道处车辆延误模型 | 第29-49页 |
3.1 交通波基本理论 | 第29-31页 |
3.2 交通状态划分 | 第31页 |
3.3 各交通状态下车辆延误模型 | 第31-37页 |
3.3.1 未饱和交通状态下车辆延误模型 | 第31-35页 |
3.3.2 饱和交通状态下车辆延误模型 | 第35-37页 |
3.4 算例分析 | 第37-47页 |
3.4.1 模型验证 | 第37-42页 |
3.4.2 模型分析 | 第42-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4 考虑机动车干扰的人行横道处行人延误模型 | 第49-59页 |
4.1 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行人延误模型 | 第49-53页 |
4.1.1 问题描述和假设 | 第49-50页 |
4.1.2 模型建立 | 第50-53页 |
4.2 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行人延误模型 | 第53-56页 |
4.2.1 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的延误计算 | 第53-54页 |
4.2.2 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人的延误计算 | 第54-55页 |
4.2.3 全部行人的延误计算 | 第55-56页 |
4.3 算例分析 | 第56-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基于延误模型的信号控制策略 | 第59-73页 |
5.1 交通控制系统控制方式和评价指标 | 第59-61页 |
5.1.1 人行横道交通控制系统控制方式 | 第59页 |
5.1.2 人行横道信号控制系统的评价指标 | 第59-61页 |
5.2 人行横道信号配时优化模型 | 第61-63页 |
5.3 算例分析 | 第63-72页 |
5.3.1 数据采集 | 第63-66页 |
5.3.2 信号配时优化 | 第66-71页 |
5.3.3 治理对策 | 第71-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6 结论 | 第73-75页 |
6.1 论文的主要成果 | 第73-74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