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托合同的识别--以信托法律关系的本质特征为中心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导论 | 第9-13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立法现状 | 第10-11页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信托的一般原理 | 第13-28页 |
第一节 信托的起源 | 第13-15页 |
第二节 信托的概念 | 第15-18页 |
第三节 信托财产 | 第18-21页 |
一、信托财产的确定性 | 第18页 |
二、信托财产的所有权 | 第18-19页 |
三、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 第19-20页 |
四、信托财产的物上代位性 | 第20-21页 |
第四节 信托当事人 | 第21-22页 |
一、委托人的地位 | 第21页 |
二、受托人的地位 | 第21-22页 |
三、受益人的地位 | 第22页 |
第五节 信托的本质特征 | 第22-28页 |
第二章 中国《信托法》与英国信托制度之比较 | 第28-35页 |
第一节 信托概念之比较 | 第28-30页 |
第二节 信托财产制度之比较 | 第30-32页 |
第三节 当事人地位之比较 | 第32-34页 |
一、委托人的地位 | 第32-33页 |
二、受托人地位 | 第33页 |
三、受益人的地位 | 第33-34页 |
第四节 《信托法》与英国信托制度之主要不同 | 第34-35页 |
第三章 信托合同识别的实证法要件 | 第35-39页 |
第一节 信托合同识别的形式要件 | 第35-37页 |
第二节 信托合同识别的实质要件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