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金属矿床(总论)论文

辽西葫芦岛杨钢地区钼多金属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前言第12-22页
    1.1 自然地理概况第12-13页
    1.2 论文选题及意义第13-14页
    1.3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第14-18页
        1.3.1 区域物化探工作第14-15页
        1.3.2 区域地质工作第15-16页
        1.3.3 矿区地质工作第16-18页
        1.3.4 科研工作及代表性成果第18页
    1.4 以往工作存在问题第18-19页
    1.5 研究思路第19页
    1.6 完成的工作量第19-20页
    1.7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第20-22页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22-33页
    2.1 区域地层第22-24页
    2.2 区域构造第24-27页
        2.2.1 断裂构造第24-26页
        2.2.2 褶皱构造第26-27页
    2.3 区域岩浆岩第27-31页
        2.3.1 区域岩浆岩的时空分布、形态和产状第27页
        2.3.2 区域岩浆岩成岩时代与成矿时代关系讨论第27-28页
        2.3.3 区域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第28-31页
    2.4 区域矿产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第31-33页
        2.4.1 区域矿产分布规律第31页
        2.4.2 区域成矿规律第31-33页
第3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第33-68页
    3.1 兰家沟钼矿地质特征第33-48页
        3.1.1 矿区地质特征第33-37页
        3.1.2 矿区地球化学、物理特征第37-40页
        3.1.3 矿体地质特征第40-45页
        3.1.4 围岩蚀变与矿化形式第45-47页
        3.1.5 成矿作用第47页
        3.1.6 矿床成矿规律第47-48页
    3.2 杨家杖子(岭前)钼矿地质特征第48-57页
        3.2.1 矿区地质特征第48-51页
        3.2.2 矿体地质特征第51-53页
        3.2.3 围岩蚀变第53-54页
        3.2.4 成矿阶段与矿物共生组合第54-56页
        3.2.5 成矿规律与找矿标志第56-57页
    3.3 松树卯钼矿地质特征第57-68页
        3.3.1 矿区地质特征第57-62页
        3.3.2 矿体地质特征第62-64页
        3.3.3 蚀变作用与矿化关系第64-67页
        3.3.4 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第67-68页
第4章 成矿规律第68-78页
    4.1 成矿作用与成矿机理第68-70页
    4.2 成矿物质来源规律第70-71页
    4.3 矿床时间分布规律第71-72页
    4.4 矿床空间分布规律第72-76页
        4.4.1 兰家沟矿床空间分布规律第72-74页
        4.4.2 杨家杖子矿床空间分布规律第74-75页
        4.4.3 松树卯矿床空间分布规律第75-76页
    4.5 成矿模式第76-78页
第5章 成矿预测第78-84页
    5.1 预测思路与方法第78页
    5.2 预测依据第78-81页
        5.2.1 控矿构造条件第78-79页
        5.2.2 矿体深部变化趋势及预测第79-80页
        5.2.3 次生晕类比预测第80-81页
    5.3 预测成果第81-84页
第6章 结论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改进型痕迹能量法的汽车非稳态行驶速度研究
下一篇:FMN和光黄素激光/荧光双通道检测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