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相关概念及特点 | 第12-14页 |
1.2.1 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1.2.2 园林绿化建设的特点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1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2 研究的方法 | 第20-21页 |
2. 我国园林绿化工程政府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 第21-27页 |
2.1 园林绿化工程政府质量监督和社会监理的职能 | 第22-23页 |
2.2 园林绿化工程政府质量监督制度 | 第23-25页 |
2.3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 第25-27页 |
2.4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的特点 | 第27页 |
3. 驻马店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的现状 | 第27-35页 |
3.1 驻马店市园林绿化建设概况 | 第27-28页 |
3.2 驻马店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站概况 | 第28-33页 |
3.2.1 机构职责、性质及人员组成 | 第28-29页 |
3.2.2 驻马店市园林质监站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 | 第29-33页 |
3.3 驻马店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方式 | 第33-35页 |
3.3.1 政府对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站的监督管理 | 第33页 |
3.3.2 市园林质监站对园林工程各质量责任主体的监督管理 | 第33-34页 |
3.3.3 市园林质监站对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管理 | 第34-35页 |
4. 驻马店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5-47页 |
4.1 市园林质监站工作依据法律法规关系模糊,行业标准不完善 | 第35-37页 |
4.1.1 依据的法律法规关系模糊 | 第35-37页 |
4.1.2 缺乏园林绿化建设强制性条文、质量标准不完善 | 第37页 |
4.2 驻马店市各方质量责任主体存在质量行为违规情况 | 第37-42页 |
4.2.1 建设单位质量行为违规情况 | 第37-39页 |
4.2.2 园林绿化监理机构人员素质有良莠不齐的现象,监理工作不到位 | 第39-40页 |
4.2.3 施工单位存在不遵守工艺工序流程情况 | 第40-41页 |
4.2.4 进场原材料质量无保障,土壤处理工作缺少规范 | 第41-42页 |
4.3 质量监督机构及人员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4.3.1 质量监督机构地位不明确 | 第42页 |
4.3.2 监督机构缺少必要的资质,监督人员无证上岗 | 第42-43页 |
4.3.3 监督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 第43-44页 |
4.4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方式陈旧,监督范围及重点模糊 | 第44-47页 |
4.4.1 监督管理方式陈旧 | 第44页 |
4.4.2 监督范围还存在盲点 | 第44-45页 |
4.4.3 监督执法力度有限 | 第45-46页 |
4.4.4 监督重点不清 | 第46页 |
4.4.5 政府质量监督和工程监理混淆不清 | 第46-47页 |
4.5 质量监督存在其他问题 | 第47页 |
5. 驻马店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改革对策 | 第47-55页 |
5.1 政府宏观层面上理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 | 第47页 |
5.2 改变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双重身份的情况,实施工程项目法人制 | 第47-48页 |
5.3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工作的改革对策 | 第48页 |
5.4 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并建立原材料市场准入制度 | 第48-49页 |
5.5 关于质量监督机构的定位 | 第49-50页 |
5.5.1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关情况 | 第49页 |
5.5.2 园林质监站的改革定位 | 第49-50页 |
5.6 提高市园林质监站业务水平,提升质量监督人员素质 | 第50-51页 |
5.7 改善监督管理方式,突出监督重点 | 第51-54页 |
5.7.1 完善工程监督方式 | 第51-53页 |
5.7.2 突出监督重点 | 第53页 |
5.7.3 明确监管范围,减少监督盲区 | 第53页 |
5.7.4 明确执法地位,加大执法力度 | 第53-54页 |
5.8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信息化监督水平 | 第54-55页 |
6. 结语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结语 | 第55-56页 |
6.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