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情感理论研究 | 第10-12页 |
1.2.2 国外情感化设计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1.2.3 国内情感化理论研究 | 第13页 |
1.2.4 小户型情感化家具设计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意义 | 第14-15页 |
1.3.2 论文创新点 | 第14页 |
1.3.3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2 论文框架 | 第16-17页 |
2. 小户型家具情感化设计概述 | 第17-24页 |
2.1 小户型住宅分析 | 第17-19页 |
2.1.1 小户型住宅相关标准 | 第17页 |
2.1.2 小户型住宅特征 | 第17-18页 |
2.1.3 小户型住宅家居活动动线分析 | 第18-19页 |
2.2 小户型家具内涵及分类 | 第19-20页 |
2.2.1 小户型家具内涵 | 第19页 |
2.2.2 小户型家具特性 | 第19页 |
2.2.3 小户型家具分类 | 第19-20页 |
2.3 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 | 第20-21页 |
2.4 小户型家具情感化设计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2.5 小户型家具情感化设计原则 | 第22-24页 |
3. 小户型家具消费群体分析 | 第24-34页 |
3.1 小户型家具消费群体界定 | 第24页 |
3.2 青年群体的行为分析 | 第24-28页 |
3.2.1 行为概念模型 | 第24-25页 |
3.2.2 生理行为分析 | 第25-26页 |
3.2.3 生活方式行为分析 | 第26-27页 |
3.2.4 居住方式行为分析 | 第27-28页 |
3.3 青年群体的心理分析 | 第28-31页 |
3.3.1 情感概念模型 | 第28-29页 |
3.3.2 文化背景 | 第29页 |
3.3.3 青年认知心理分析 | 第29-30页 |
3.3.4 青年审美心理分析 | 第30-31页 |
3.3.5 青年消费心理分析 | 第31页 |
3.3.6 青年社交心理分析 | 第31页 |
3.4 青年需求分析 | 第31-32页 |
3.5 小户型家具情感化设计的情感要素 | 第32-34页 |
4. 小户型家具情感化要素分析 | 第34-43页 |
4.1 形态情感化要素 | 第34-37页 |
4.1.1 小户型家具形态及分类 | 第34-36页 |
4.1.2 小户型家具形态的语义 | 第36页 |
4.1.3 小户型家具形态美的本质 | 第36-37页 |
4.2 功能情感化要素 | 第37-39页 |
4.2.1 小户型家具功能属性 | 第37-38页 |
4.2.2 小户型家具功能属性与情感化 | 第38-39页 |
4.3 色彩情感化要素 | 第39-40页 |
4.3.1 家具色彩概念 | 第39页 |
4.3.2 小户型家具色彩的心理效应 | 第39-40页 |
4.4 成本情感化要素 | 第40-41页 |
4.5 安全情感化要素 | 第41页 |
4.6 智能情感化要素 | 第41-43页 |
4.6.1 智能化家具定义 | 第41-42页 |
4.6.2 小户型智能化家具情感化 | 第42-43页 |
5. 小户型家具情感化设计研究 | 第43-52页 |
5.1 小户型家具情感化设计的过程概念模型 | 第43页 |
5.2 小户型家具情感化设计表现形式 | 第43-49页 |
5.2.1 基于“形态美”的设计——本能层面 | 第43-45页 |
5.2.2 基于交互关系“和谐”的设计——行为层面 | 第45-47页 |
5.2.3 基于“联想”的设计——反思层面 | 第47-49页 |
5.3 小户型家具情感化设计的未来趋势分析 | 第49-52页 |
6. 设计实践 | 第52-57页 |
6.1 设计目标 | 第52页 |
6.2 空间定位及人群情感需求 | 第52-53页 |
6.2.1 小户型卧室空间分析 | 第52-53页 |
6.2.2 小户型卧室衣柜分析 | 第53页 |
6.2.3 青年群体情感需求分析 | 第53页 |
6.3 小户型衣柜情感化设计方案 | 第53-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1. 本文研究结论 | 第57页 |
2.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