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1.2 合作社概论及国际经验 | 第10-16页 |
1.2.1 合作社基本理论 | 第10-14页 |
1.2.2 国际农民专业合作社实验 | 第14-15页 |
1.2.3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启示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1.6.1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泰顺县农民专业合社会发展现状 | 第23-45页 |
2.1 泰顺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23-24页 |
2.2 泰顺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 第24-31页 |
2.2.1 合作社规模 | 第25页 |
2.2.2 地域分布 | 第25-27页 |
2.2.3 资金规模 | 第27页 |
2.2.4 行业分布 | 第27-28页 |
2.2.5 成员构成 | 第28页 |
2.2.6 规范化建设情况 | 第28-29页 |
2.2.7 经营情况 | 第29-30页 |
2.2.8 政府扶持情况 | 第30-31页 |
2.3 泰顺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个案分析 | 第31-39页 |
2.3.1 泰顺县万顺养猪专业合作社 | 第31-34页 |
2.3.2 恩岱垟猕猴桃专业合作社 | 第34-38页 |
2.3.3 司前经济区域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 第38-39页 |
2.4 泰顺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做法 | 第39-45页 |
2.4.1 政府角度 | 第39-42页 |
2.4.2 农民专业合作社角度 | 第42-45页 |
第三章 泰顺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评价 | 第45-55页 |
3.1 泰顺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成效 | 第45-47页 |
3.1.1 促进农业发展 | 第45页 |
3.1.2 促进农民致富 | 第45-46页 |
3.1.3 完善社会管理 | 第46页 |
3.1.4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 第46-47页 |
3.2 泰顺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 | 第47-52页 |
3.2.1 空社、虚社问题 | 第47页 |
3.2.2 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 第47-48页 |
3.2.3 内部民主管理机制不完善 | 第48-50页 |
3.2.4 沟通缺乏 | 第50页 |
3.2.5 市场信息滞后 | 第50页 |
3.2.6 融资能力较弱 | 第50-51页 |
3.2.7 产业发展不平衡 | 第51页 |
3.2.8 品牌创建意识薄弱 | 第51页 |
3.2.9 科技、管理人才短缺 | 第51-52页 |
3.3 影响泰顺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52-55页 |
3.3.1 人才因素 | 第52-53页 |
3.3.2 环境因素 | 第53-54页 |
3.3.3 品牌创建 | 第54-55页 |
第四章 泰顺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 | 第55-59页 |
4.1 泰顺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55页 |
4.1.1 坚持“以农民为主体” | 第55页 |
4.1.2 坚持因地制宜 | 第55页 |
4.1.3 坚持效益第一 | 第55页 |
4.2 泰顺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 第55-59页 |
4.2.1 加强引导,规范管理 | 第55-56页 |
4.2.2 加强教育,完善培训 | 第56页 |
4.2.3 加强联合,密切合作 | 第56-57页 |
4.2.4 加强宣传,创建品牌 | 第57页 |
4.2.5 加强扶持,完善信用 | 第57-58页 |
4.2.6 树立典型,示范带动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9-61页 |
5.1 结论 | 第59页 |
5.2 论文创新点和不足点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