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受控热核反应(聚变反应理论及实验装置)论文--热核装置论文--磁约束装置论文--闭合等离子体装置论文

电子回旋波电流驱动对撕裂模不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符号表第19-20页
1 绪论第20-51页
    1.1 聚变能源第20-24页
        1.1.1 约束聚变第20-22页
        1.1.2 托卡马克第22-24页
    1.2 撕裂模不稳定性第24-34页
        1.2.1 磁流体不稳定性第24-25页
        1.2.2 线性撕裂模不稳定性第25-28页
        1.2.3 非线性撕裂模不稳定性第28-29页
        1.2.4 自举电流第29-31页
        1.2.5 新经典撕裂模不稳定性第31-34页
    1.3 撕裂模不稳定性的主动控制第34-41页
        1.3.1 种子磁岛的控制方法第35-36页
        1.3.2 外加静态螺旋磁场控制方法第36-37页
        1.3.3 射频波电流驱动控制方法第37-40页
        1.3.4 其他控制撕裂模不稳定性的方法第40-41页
    1.4 电子回旋波电流驱动抑制撕裂模不稳定性的研究进展第41-49页
        1.4.1 ECCD抑制撕裂模不稳定性的理论研究第41-45页
        1.4.2 ECCD抑制撕裂模不稳定性的磁流体模拟研究第45-47页
        1.4.3 ECCD抑制撕裂模不稳定性的实验研究第47-49页
    1.5 本论文主要内容及安排第49-51页
2 电子回旋波电流驱动对撕裂模不稳定性的影响第51-84页
    2.1 磁流体模型第51-57页
        2.1.1 可压缩电阻磁流体方程组第52-56页
        2.1.2 平衡位型和数值方法第56-57页
    2.2 ECCD对撕裂模不稳定性的抑制作用第57-65页
    2.3 驱动电流分布特性对抑制撕裂模效果的影响第65-73页
        2.3.1 驱动电流幅值的影响第66-68页
        2.3.2 驱动电流作用下的磁岛翻转不稳定性第68-71页
        2.3.3 驱动电流沉积宽度的影响第71-73页
    2.4 驱动电流沉积时间对抑制撕裂模效果的影响第73-77页
        2.4.1 沉积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的影响第73-75页
        2.4.2 驱动电流沉积时间的最优选择第75-77页
    2.5 驱动电流沉积位置对抑制撕裂模效果的影响第77-82页
        2.5.1 不同沉积位置的抑制效果对比第77-79页
        2.5.2 驱动电流作用下的磁岛X点位移第79-82页
    2.6 本章小结第82-84页
3 电子回旋波电流驱动对新经典撕裂模不稳定性的影响第84-100页
    3.1 引言第84-87页
    3.2 自举电流对新经典撕裂模不稳定性的影响第87-89页
    3.3 ECCD抑制新经典撕裂模的原理和必要条件第89-95页
        3.3.1 ECCD对扰动自举电流的补偿作用第89-92页
        3.3.2 ECCD抑制新经典撕裂模的必要条件第92-95页
    3.4 预电流驱动的模拟研究第95-98页
    3.5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4 磁岛极向旋转对电流驱动的影响及调制电流驱动的作用第100-117页
    4.1 引言第100-102页
    4.2 磁岛极向旋转及调制驱动电流第102-108页
        4.2.1 磁岛极向旋转对ECCD抑制效果的影响第102-104页
        4.2.2 调制电流驱动的作用第104-108页
    4.3 相位偏移与有理面位置偏移的影响第108-111页
    4.4 驱动电流的多点共同抑制第111-114页
    4.5 本章小结第114-117页
5 结论与展望第117-121页
    5.1 结论第117-119页
    5.2 创新点第119-120页
    5.3 展望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32-133页
致谢第133-135页
作者简介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生物处理海带饲料对刺参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下一篇:面向大数据特征学习的深度计算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