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运行控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我国水污染现状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发展及现状 | 第10-11页 |
1.3 城镇污水处理基本原理 | 第11-13页 |
1.3.1 有机物生物去除 | 第11页 |
1.3.2 氮的生物去除 | 第11-13页 |
1.3.3 磷的生物去除 | 第13页 |
1.4 城镇污水脱氮除磷工艺及发展概况 | 第13-16页 |
1.5 课题研究的对象、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1.5.1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1.5.2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5.3 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第2章 研究方法及过程 | 第19-27页 |
2.1 污水处理厂概况 | 第19-24页 |
2.1.1 基本情况 | 第19页 |
2.1.2 设计参数 | 第19页 |
2.1.3 工艺流程的确定及描述 | 第19-21页 |
2.1.4 主要处理单元的设计及描述 | 第21-24页 |
2.2 试验方法及过程 | 第24-26页 |
2.2.1 试验用水 | 第24页 |
2.2.2 接种污泥 | 第24页 |
2.2.3 测试项目及方法 | 第24-25页 |
2.2.4 试验过程 | 第25-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A/O组合生物池的启动及运行控制研究 | 第27-39页 |
3.1 A/O组合生物池的启动 | 第27-30页 |
3.1.1 微生物的培养与污泥驯化 | 第27-28页 |
3.1.2 A/O组合生物池的运行效能 | 第28-30页 |
3.2 A/O组合生物池运行控制条件的研究 | 第30-38页 |
3.2.1 硝化液回流比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0-33页 |
3.2.2 溶解氧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3 水力停留时间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4-37页 |
3.2.4 温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混凝条件的选择及运行控制研究 | 第39-49页 |
4.1 混凝原理及影响因素 | 第39-42页 |
4.1.1 混凝基本原理 | 第39-41页 |
4.1.2 影响混凝的因素 | 第41-42页 |
4.2 最佳混凝条件选择的试验研究 | 第42-45页 |
4.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4.2.2 最佳混凝条件的选择 | 第43-45页 |
4.3 混凝沉淀处理装置的运行结果 | 第45-46页 |
4.4 小结 | 第46-49页 |
第5章 技术、经济效益可行性分析 | 第49-53页 |
5.1 工艺技术可行性分析 | 第49页 |
5.2 工程投资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第49-50页 |
5.2.1 工程投资 | 第49-50页 |
5.2.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第50页 |
5.3 效益分析 | 第50-51页 |
5.3.1 环境效益 | 第50页 |
5.3.2 社会经济效益 | 第50-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