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及运行控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废水的来源及特征 | 第10-11页 |
1.1.1 生产过程及废水产生情况 | 第10-11页 |
1.1.2 废水的水质特征 | 第11页 |
1.2 含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现状 | 第11-15页 |
1.2.1 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 第11-14页 |
1.2.2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 第14-15页 |
1.3 含磷废水的处理技术现状 | 第15-18页 |
1.3.1 化学凝聚沉淀法 | 第16-17页 |
1.3.2 生物除磷技术 | 第17-18页 |
1.4 废水脱氮除磷技术现状 | 第18-19页 |
1.4.1 生物脱氮除磷 | 第18页 |
1.4.2 化学脱氮除磷 | 第18-19页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9-20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 第20-26页 |
2.1 废水的产生情况 | 第20页 |
2.2 设计依据及原则 | 第20-21页 |
2.2.1 设计依据 | 第20页 |
2.2.2 设计原则 | 第20-21页 |
2.3 设计参数 | 第21页 |
2.3.1 设计规模 | 第21页 |
2.3.2 设计水质 | 第21页 |
2.4 处理工艺的确定 | 第21-22页 |
2.5 工艺流程的描述 | 第22-23页 |
2.5.1 工艺流程 | 第22-23页 |
2.5.2 预期处理效果 | 第23页 |
2.6 主要设备和构筑物工艺设计 | 第23-25页 |
2.7 平面布置 | 第25页 |
2.8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化学沉淀的运行控制技术 | 第26-38页 |
3.1 化学沉淀最佳运行条件的选择 | 第26-30页 |
3.1.1 条件与方法 | 第26-27页 |
3.1.2 影响沉淀效果的因素确定 | 第27-30页 |
3.2 最佳混凝条件的选择 | 第30-33页 |
3.2.1 条件与方法 | 第30-31页 |
3.2.2 最佳混凝剂选择 | 第31-33页 |
3.3 设施启动运行及过程优化 | 第33-36页 |
3.3.1 药剂的配置与准备 | 第33-34页 |
3.3.2 系统的启动与运行 | 第34-35页 |
3.3.3 设施运行过程优化 | 第35-36页 |
3.4 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生物接触氧化池运行效能研究 | 第38-44页 |
4.1 运行条件与方法 | 第38页 |
4.2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启动与运行 | 第38-42页 |
4.2.1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启动 | 第38-40页 |
4.2.3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负荷运行 | 第40-42页 |
4.3 污泥特性及生物相的变化 | 第42-43页 |
4.3.1 污泥增长及特性变化 | 第42页 |
4.3.2 污泥的物理特性及生物相 | 第42-43页 |
4.4 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技术、经济效益可行性分析 | 第44-48页 |
5.1 工艺技术可行性分析 | 第44-45页 |
5.1.1 工艺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 | 第44页 |
5.1.2 主体设备装置的功能和作用 | 第44-45页 |
5.1.3 系统运行控制技术 | 第45页 |
5.2 经济效益分析 | 第45-47页 |
5.2.1 工程投资 | 第45-46页 |
5.2.2 运行费用 | 第46-47页 |
5.3 环境效益分析 | 第47页 |
5.4 小结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7页 |
附录1 工艺流程图 | 第50-51页 |
附录2 反应罐结构图 | 第51-52页 |
附录3 配液罐结构图 | 第52-53页 |
附录4 碱罐结构图 | 第53-54页 |
附录5 接触氧化池、沉淀池结构图 | 第54-55页 |
附录6 中间水池、污泥池结构图 | 第55-56页 |
附录7 平面布置图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