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18页 |
ABSTRACT | 第18-21页 |
符号说明 | 第22-2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3-45页 |
1.1 有机自旋电子学 | 第24-29页 |
1.1.1 自旋电子学 | 第24页 |
1.1.2 自旋注入和自旋输运 | 第24-25页 |
1.1.3 有机自旋电子学 | 第25-29页 |
1.2 有机磁性材料 | 第29-30页 |
1.3 有机材料的电子结构及相关理论 | 第30-35页 |
1.3.1 分子轨道理论 | 第30-32页 |
1.3.2 配位场理论 | 第32-34页 |
1.3.3 能带理论 | 第34-35页 |
1.3.4 有机材料中的电子能级 | 第35页 |
1.4 有机小分子 | 第35-38页 |
1.5 拟开展的研究内容 | 第38-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45-59页 |
2.1 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s)和基态密度泛函理论(DF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 第46-52页 |
2.1.1 多粒子系统的薛定谔方程 | 第46-47页 |
2.1.2 绝热近似 | 第47-48页 |
2.1.3 哈特利-福克近似 | 第48-49页 |
2.1.4 霍恩伯格-科恩定理 | 第49-51页 |
2.1.5 Kohn-Sham方程 | 第51-52页 |
2.2 近似密度泛函 | 第52-54页 |
2.2.1 局域密度近似(LDA泛函) | 第52-53页 |
2.2.2 广义梯度近似(GGA类泛函) | 第53页 |
2.2.3 轨道泛函:LDA/GGA+U | 第53-54页 |
2.2.4 绝热关联杂化型泛函 | 第54页 |
2.3 密度泛函理论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54-56页 |
2.3.1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 | 第54-55页 |
2.3.2 平面波方法 | 第55页 |
2.3.3 赝势方法 | 第55-56页 |
2.4 密度泛函程序包简介 | 第56-58页 |
2.4.1 Materials Studio(MS) | 第56页 |
2.4.2 Vienna ab initio Simulation Package(VASP)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第三章 八羟基喹啉基金属配合物的磁性及相关特性 | 第59-75页 |
3.1 引言 | 第60页 |
3.2 计算方法 | 第60-6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1-72页 |
3.3.1 TMQ_3的分子结构 | 第61-62页 |
3.3.2 TMQ_3的电子结构和磁特性 | 第62-66页 |
3.3.3 TMQ_2的分子结构 | 第66-67页 |
3.3.4 TMQ_2分子的电子结构和磁特性 | 第67-72页 |
3.4 小结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第四章 非磁掺杂八羟基喹啉钴(CoQ_3)的自旋极化 | 第75-91页 |
4.1 Al掺杂8-羟基喹啉钴(CoQ_3)的自旋极化 | 第75-83页 |
4.1.1 引言 | 第75-76页 |
4.1.2 计算方法 | 第76页 |
4.1.3 结果和讨论 | 第76-82页 |
4.1.4 小结 | 第82-83页 |
4.2 Cu掺杂8-羟基喹啉钻(CoQ_3)的自旋极化 | 第83-88页 |
4.2.1 引言 | 第83页 |
4.2.2 计算方法 | 第83-84页 |
4.2.3 结果和讨论 | 第84-87页 |
4.2.4 小结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第五章 非磁掺杂八羟基喹啉铝(AlQ_3)的电子结构和磁特性 | 第91-111页 |
5.1 Cu掺杂8-羟基喹啉铝(AlQ_3)的自旋极化 | 第92-99页 |
5.1.1 引言 | 第92-93页 |
5.1.2 计算方法 | 第93-94页 |
5.1.3 结果和讨论 | 第94-98页 |
5.1.4 小结 | 第98-99页 |
5.2 Nb掺杂8-羟基喹啉铝(AlQ_3)的自旋极化 | 第99-103页 |
5.2.1 引言 | 第99页 |
5.2.2 计算方法 | 第99页 |
5.2.3 结果与讨论 | 第99-103页 |
5.2.4 小结 | 第103页 |
5.3 Eu掺杂8-羟基喹啉铝(AlQ_3)的磁性研究 | 第103-109页 |
5.3.1 引言 | 第103-104页 |
5.3.2 计算方法 | 第104页 |
5.3.3 Eu掺杂AlQ_3孤立分子的磁性 | 第104-107页 |
5.3.4 Eu掺杂AlQ_3单斜晶胞的磁性 | 第107-108页 |
5.3.5 小结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1页 |
第六章 电荷注入八羟基喹啉锌(ZnQ_2)的自旋极化 | 第111-121页 |
6.1 引言 | 第111-112页 |
6.2 计算方法 | 第112页 |
6.3 结果和讨论 | 第112-117页 |
6.3.1 电荷注入8-羟基喹啉锌(ZnQ_2)的分子结构 | 第112-113页 |
6.3.2 电荷注入8-羟基喹啉锌(ZnQ_2)的电子结构和磁特性 | 第113-117页 |
6.4 小结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1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121-125页 |
附图、表目录及说明 | 第125-129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29-131页 |
致谢 | 第131-133页 |
附录:发表英文论文 | 第133-15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