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1.1 肿瘤概述 | 第11-14页 |
1.1.1 肿瘤简介 | 第11页 |
1.1.2 西医对癌症的认识、治疗手段和特点 | 第11-12页 |
1.1.3 中医对癌症的认识、治疗模式和特点 | 第12-13页 |
1.1.4 康艾扶正制剂对肿瘤的作用以及本方药物方解 | 第13-14页 |
1.2 液体胶囊概述 | 第14-17页 |
1.2.1 液体胶囊简介 | 第14页 |
1.2.2 液体胶囊剂具有的优势 | 第14-17页 |
1.2.3 液体胶囊制剂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 第17页 |
1.3 本研究所涉及药物的临床和现代研究概述 | 第17-29页 |
1.3.1 灵芝的概述 | 第17-19页 |
1.3.2 黄芪的概述 | 第19-21页 |
1.3.3 刺梨的概述 | 第21-23页 |
1.3.4 熟地黄的概述 | 第23-24页 |
1.3.5 女贞子的概述 | 第24-25页 |
1.3.6 淫羊藿的概述 | 第25-27页 |
1.3.7 半夏的概述 | 第27-29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1.4.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9页 |
1.4.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康艾扶正液体胶囊提取工艺研究 | 第31-3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2.1.1 仪器 | 第31页 |
2.1.2 材料与试剂 | 第31-32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32-38页 |
2.2.1 醇提工艺的研究 | 第32-35页 |
2.2.2 水提工艺的研究 | 第35-38页 |
2.2.3 浓缩工艺 | 第38页 |
2.3 结论 | 第38-39页 |
第三章 成型工艺研究 | 第39-47页 |
3.1 仪器与试剂 | 第39页 |
3.1.1 仪器 | 第39页 |
3.1.2 试剂或材料 | 第39页 |
3.2 方法 | 第39-46页 |
3.2.1 半成品含水量的考察 | 第39-42页 |
3.2.2 pH值的考察 | 第42页 |
3.2.3 胶囊的选择 | 第42-43页 |
3.2.4 胶囊封口的选择 | 第43页 |
3.2.5 胶囊充填温度的选择 | 第43-44页 |
3.2.6 液体胶囊影响因素考察 | 第44-45页 |
3.2.7 堆密度的测定 | 第45页 |
3.2.8 装量规格的确定 | 第45-46页 |
3.2.9 制法工艺的确定 | 第46页 |
3.3 结论 | 第46-47页 |
第四章 中试验证实验 | 第47-48页 |
4.1 实验方法 | 第47页 |
4.1.1 中试处方 | 第47页 |
4.1.2 中试生产数据 | 第47页 |
4.2 实验结论 | 第47-48页 |
第五章 质量标准研究 | 第48-64页 |
5.1 仪器与试剂 | 第48-49页 |
5.1.1 仪器 | 第48页 |
5.1.2 试剂 | 第48页 |
5.1.3 样品及对照品来源 | 第48-49页 |
5.2 性状 | 第49页 |
5.3 鉴别 | 第49-54页 |
5.3.1 灵芝的鉴别 | 第49-50页 |
5.3.2 黄芪的鉴别 | 第50-51页 |
5.3.3 女贞子的鉴别 | 第51-52页 |
5.3.4 淫羊藿的鉴别 | 第52页 |
5.3.5 姜半夏的鉴别 | 第52-53页 |
5.3.6 熟地黄的鉴别 | 第53-54页 |
5.4 检查 | 第54-59页 |
5.4.1 重量差异 | 第54页 |
5.4.2 崩解时限 | 第54-55页 |
5.4.3 重金属 | 第55页 |
5.4.4 砷盐 | 第55-56页 |
5.4.5 微生物限度检查 | 第56-59页 |
5.5 黄芪甲苷含量测定 | 第59-63页 |
5.5.1 仪器与试剂 | 第59页 |
5.5.2 试验方法 | 第59-63页 |
5.6 结果与分析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稳定性实验研究 | 第64-69页 |
6.1 样品来源及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 第64页 |
6.1.1 主要设备及仪器 | 第64页 |
6.1.2 样品及对照品 | 第64页 |
6.2 考察项目及检查方法 | 第64-65页 |
6.2.1 性状 | 第64页 |
6.2.2 崩解时限 | 第64页 |
6.2.3 鉴别 | 第64页 |
6.2.4 微生物限度 | 第64页 |
6.2.5 含量测定 | 第64-65页 |
6.3 试验方法 | 第65页 |
6.4 结论 | 第65-6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9-72页 |
7.1 结论 | 第69-70页 |
7.1.1 生产工艺研究 | 第69页 |
7.1.2 质量标准研究 | 第69-70页 |
7.1.3 稳定性研究 | 第70页 |
7.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70页 |
7.2 讨论 | 第70-72页 |
7.2.1 关于工艺路线的筛选问题 | 第70-71页 |
7.2.2 液体胶囊为新型的药剂学剂型 | 第71页 |
7.2.3 质量标准研究 | 第71页 |
7.2.4 稳定性实验研究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附图:灵芝等6味药材的薄层色谱图 | 第78-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