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9-18页 |
一、职业暴露的定义 | 第9页 |
二、医院常见的职业暴露 | 第9-11页 |
1.生物性危害 | 第9-10页 |
2.化学性危害 | 第10页 |
3.物理性危害 | 第10页 |
4.心理性危害 | 第10-11页 |
5.机械损伤 | 第11页 |
三、常见职业暴露的科室和人群 | 第11-13页 |
1.手术室 | 第11-12页 |
2.口腔科 | 第12页 |
3.妇产科 | 第12-13页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五、预防职业暴露的防范措施 | 第13-18页 |
1.就相关研究技术数据显示 | 第14页 |
2、根据职业暴露的经过有以下原因 | 第14页 |
3.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实施局部处理措施 | 第14-15页 |
4.针对职业暴露,可以考虑的对策 | 第15页 |
5.推荐的标准预防的措施 | 第15-18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18-20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 | 第19-20页 |
结果 | 第20-26页 |
一、职业暴露情况 | 第20-21页 |
二、发生锐器伤的物品种类 | 第21-22页 |
三、发生职业暴露的相关操作环节 | 第22-23页 |
四、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 第23-24页 |
五、处理措施 | 第24-26页 |
讨论 | 第26-33页 |
一、锐器损伤现状 | 第26-28页 |
二、引起锐器伤常见的原因 | 第28页 |
三、锐器刺伤的危害 | 第28-29页 |
四、锐器伤防护措施 | 第29-33页 |
1.普及锐器刺伤的标准预防 | 第29页 |
2.加强职业安全教育 | 第29-30页 |
3.安全使用锐器 | 第30页 |
4.锐器伤的处理 | 第30-31页 |
5.培养风险意识,保护自身生命安全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6页 |
一、护士与医师为职业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 | 第33页 |
二、低年资人员锐器伤发生率高 | 第33页 |
三、注射针及输液针是锐器伤的主要物品来源 | 第33-34页 |
四、输液、注射拔针及整理使用后的器械时是发生锐器伤的主要环节 | 第34页 |
五、锐器伤与暴露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 第34页 |
六、对医务人员职业意外伤害的教育培训 | 第34-35页 |
七、管理部门应有针对性的制定对策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文献综述 | 第39-44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44-45页 |
附录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