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690高强钢端板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Q690高强钢端板连接节点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1.3.1 高强钢材料方面 | 第9页 |
1.3.2 梁柱端板连接节点方面 | 第9-10页 |
1.3.3 高强钢结构的抗震性能方面 | 第10-11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3页 |
2 试验概况及有限元模型 | 第13-26页 |
2.1 试验概况 | 第13-14页 |
2.2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14-19页 |
2.2.1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 第14页 |
2.2.2 单元选取 | 第14页 |
2.2.3 材料模型 | 第14-16页 |
2.2.4 相互作用 | 第16-17页 |
2.2.5 边界条件及荷载的施加 | 第17页 |
2.2.6 建立模型 | 第17-19页 |
2.3 有限元模型结果分析及对比 | 第19-25页 |
2.3.1 破坏模式分析 | 第19-21页 |
2.3.2 整体性能分析 | 第21-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端板连接节点的滞回性能分析 | 第26-56页 |
3.1 有限元试件设计 | 第26-31页 |
3.1.1 试件设计 | 第26-29页 |
3.1.2 材料参数 | 第29页 |
3.1.3 试件边界条件和单元划分 | 第29-30页 |
3.1.4 建立接触模型 | 第30页 |
3.1.5 加载方式 | 第30-31页 |
3.1.6 破坏准则 | 第31页 |
3.2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1-55页 |
3.2.1 BASE试件 | 第32-36页 |
3.2.2 BOLT系列试件 | 第36-40页 |
3.2.3 SEP系列试件 | 第40-45页 |
3.2.4 WEP系列试件 | 第45-47页 |
3.2.5 PZ系列试件 | 第47-51页 |
3.2.6 MAT系列试件 | 第51-5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4 半刚性梁柱端板连接节点弯矩—转角关系 | 第56-76页 |
4.1 外伸端板连接的塑性极限承载力 | 第56-65页 |
4.1.1 等效T型连接件法 | 第57-59页 |
4.1.2 各组件破坏模式和计算方法 | 第59-65页 |
4.2 外伸端板连接的初始转动刚度 | 第65-69页 |
4.2.1 各组件初始刚度的计算方法 | 第66-68页 |
4.2.2.端板连接节点初始刚度 | 第68-69页 |
4.3 弯矩-转角关系曲线 | 第69-73页 |
4.3.1 端板连接的形状参数 | 第69页 |
4.3.2 计算过程 | 第69-73页 |
4.4 理论计算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第73-7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5 结论及展望 | 第76-78页 |
5.1 结论 | 第76页 |
5.2 展望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