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含咔唑和三苯基膦氧双极性梯形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3-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0页
    1.1 引言第14-15页
    1.2 有机电致发光第15-19页
        1.2.1 发光基础第15-16页
        1.2.2 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展史第16-17页
        1.2.3 OLED的结构与种类第17-18页
        1.2.4 OLED器件的发光原理第18-19页
        1.2.5 OLED发光的基本性能参数第19页
    1.3 电致磷光OLED第19-23页
        1.3.1 磷光材料的发光原理与能量转移机制第20-22页
        1.3.2 常见的客体材料第22-23页
        1.3.3 主客体的设计第23页
    1.4 有机电致磷光主体材料的研究第23-29页
        1.4.1 主体材料的要求第23-24页
        1.4.2 主体材料的分类第24-26页
        1.4.3 硅氧烷基电致磷光主体材料第26-29页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和创新点第29-30页
第二章 侧基含咔唑和氧化膦梯形结构聚硅氧烷的合成第30-56页
    2.1 引言第30-31页
    2.2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31-32页
        2.2.1 实验原料第31-32页
        2.2.2 实验仪器第32页
    2.3 主链及侧基发光基团的合成第32-37页
        2.3.1 1,1,3,3-四乙氧基-1,3-二乙烯基二硅氧烷的合成第32-34页
        2.3.2 9-(4-溴苯基)咔唑的合成第34-35页
        2.3.3 (4-溴苯基)二苯基膦氧化物的合成第35-37页
    2.4 聚合物的合成第37-54页
        2.4.1 双极性聚合物(LPCzSiPO)的合成第37-43页
        2.4.2 空穴传输聚合物(LPDCzSi)的合成第43-49页
        2.4.3 电子传输型聚合物(LPDPOSi)的合成第49-54页
    2.5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56-76页
    3.1 表征方法第56-59页
        3.1.1 紫外吸收光谱测试第56-57页
        3.1.2 分子发光光谱测试第57页
        3.1.3 热性能测试第57-58页
        3.1.4 循环伏安法(CyclicVoltammetry)第58-59页
        3.1.5 凝胶渗透色谱(GPC)第59页
    3.2 双极性聚合物(LPCzSiPO)的表征第59-65页
        3.2.1 热性能分析第59-61页
        3.2.2 紫外吸收光谱第61-62页
        3.2.3 分子发光光谱测试第62-63页
        3.2.4 电化学性质分析第63-64页
        3.2.5 分子模拟第64-65页
        3.2.6 XRD测试第65页
    3.3 空穴传输型聚合物(LPDCzSi)的表征第65-70页
        3.3.1 热性能分析第65-66页
        3.3.2 紫外吸收光谱第66-67页
        3.3.3 分子发光光谱第67-68页
        3.3.4 电化学性质分析第68-69页
        3.3.5 分子模拟第69-70页
        3.3.6 XRD测试第70页
    3.4 电子传输型聚合物(LPDPOSi)的表征第70-75页
        3.4.1 热性能分析第70-72页
        3.4.2 紫外吸收光谱第72页
        3.4.3 分子发光光谱第72-73页
        3.4.4 电化学性质分析第73-74页
        3.4.5 分子模拟第74-75页
        3.4.6 XRD测试第75页
    3.5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四章 结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4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4-86页
致谢第86-88页
导师及作者简介第88-90页
附件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关键节点和可疑度的软件故障定位方法研究
下一篇:全同聚丙烯(iPP)晶型转变及其熔融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