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第一章 导论第7-13页
 一、选题意义第7-8页
 二、研究述评第8-11页
  (一) 关于民族精神及其培育的研究第8-10页
  (二) 关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研究第10-11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1-12页
 四、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第12-13页
第二章 民族精神及中华民族精神第13-25页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特征、功能及其地位和作用第13-21页
  (一) 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第13-16页
  (二) 民族精神的特征第16-17页
  (三) 民族精神的功能第17-20页
  (四) 现阶段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20-21页
 二、中华民族精神阐释第21-25页
  (一) 中华民族精神内容概述第21-23页
  (二) 中华民族精神发展概述第23-25页
第三章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第25-31页
 一、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第25-27页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需要第25-26页
  (二) 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第26-27页
 二、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是当今时代的需要第27-29页
  (一) 迎接全球化挑战的需要第28页
  (二) 迎接现代化、网络化挑战的需要第28-29页
 三、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条件和保证第29-31页
第四章 全球化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影响第31-43页
 一、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的分析第31-40页
  (一) 当代大学生对我国民族精神的认同分析第31-37页
  (二)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状分析第37-40页
 二、全球化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影响第40-43页
  (一) 全球化对我国民族精神培育的影响第40-41页
  (二) 全球化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影响第41-43页
第五章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对策和方法第43-52页
 一、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应恪守的原则第43-45页
  (一) 主体指导性原则第43页
  (二) 历史继承性原则第43-44页
  (三) 时代创新性原则第44页
  (四) 社会实践性原则第44-45页
 二、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应明确的内容第45-47页
  (一)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理念第45页
  (二) 进行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第45-46页
  (三) 加强当今时代精神的培育第46-47页
 三、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应采取的方法第47-49页
  (一) 教育理论的方法第47页
  (二) 社会实践的方法第47-48页
  (三) 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方法第48页
  (四) 树立榜样的方法第48-49页
 四、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应运用的载体第49-52页
  (一) 课堂教育第49页
  (二) 校园氛围第49-50页
  (三) 家庭环境第50页
  (四) 网络资源第50-51页
  (五) 社会影响第51-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一、经典文献第53页
 二、著作第53-54页
 三、论文第54-5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品牌构建策略研究--以钟山学院为例
下一篇:生命价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