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上市公司并购类型与绩效关系的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6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 1.2.1 国外文献 | 第10-11页 |
| 1.2.2 国内文献 | 第11-14页 |
| 1.2.3 文献评述 | 第14页 |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1.4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 2 并购基础理论 | 第16-20页 |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页 |
| 2.1.1 并购 | 第16页 |
| 2.1.2 并购绩效 | 第16页 |
| 2.2 并购类型 | 第16-18页 |
| 2.2.1 按双方从事业务的相关程度分类 | 第16-17页 |
| 2.2.2 按并购态度分类 | 第17页 |
| 2.2.3 按并购的支付方式、并购对象分类 | 第17-18页 |
| 2.3 并购的动因 | 第18页 |
| 2.4 并购效应 | 第18-20页 |
| 2.4.1 并购正效应解释 | 第18-19页 |
| 2.4.2 并购零效应解释 | 第19页 |
| 2.4.3 并购负效应解释 | 第19-20页 |
| 3 零售业的发展及其并购分析 | 第20-25页 |
| 3.1 零售业概念 | 第20页 |
| 3.2 零售业发展现状 | 第20-23页 |
| 3.3 零售业上市公司并购特征 | 第23-25页 |
| 4 实证研究设计 | 第25-33页 |
| 4.1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第25-28页 |
| 4.3 研究假设 | 第28-29页 |
| 4.4 研究变量 | 第29-31页 |
| 4.4.1 自变量 | 第29页 |
| 4.4.2 因变量 | 第29-30页 |
| 4.4.3 控制变量 | 第30-31页 |
| 4.5 实证分析模型 | 第31-33页 |
| 5 实证分析 | 第33-45页 |
| 5.1 企业绩效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3-37页 |
| 5.1.1 基于整体样本的企业绩效分析 | 第33-34页 |
| 5.1.2 基于不同并购类型的企业绩效分析 | 第34-37页 |
| 5.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7-38页 |
| 5.3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39页 |
| 5.4 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39页 |
| 5.5 回归结果分析 | 第39-45页 |
| 6 总结 | 第45-48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 6.2 对零售业的并购建议 | 第46-47页 |
| 6.3 创新与不足 | 第47-48页 |
| 6.3.1 创新要点 | 第47页 |
| 6.3.2 存在不足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附录A 2008-2012 年并购样本 | 第51-5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