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 农业保险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第17-24页 |
2.1 农业保险的基本概念 | 第17页 |
2.2 农业保险的基本特征 | 第17-19页 |
2.2.1 差异性 | 第18页 |
2.2.2 时效性 | 第18页 |
2.2.3 分散性 | 第18页 |
2.2.4 周期性 | 第18页 |
2.2.5 政策性 | 第18-19页 |
2.2.6 高风险性 | 第19页 |
2.2.7 保费来源的多渠道性 | 第19页 |
2.3 农业保险的作用 | 第19-21页 |
2.4 农业保险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2.4.1 农业保护理论 | 第21-22页 |
2.4.2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2-23页 |
2.4.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3-24页 |
3 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分析 | 第24-31页 |
3.1 河北省农业概况 | 第24-25页 |
3.2 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历程 | 第25页 |
3.3 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 第25-31页 |
3.3.1 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增长明显 | 第25-26页 |
3.3.2 农业保险密度和深度有效提升 | 第26-27页 |
3.3.3 农业保险市场供需主体逐年增多 | 第27-28页 |
3.3.4 政府对农业保险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 第28-29页 |
3.3.5 农业保险经济保障功能初显 | 第29-31页 |
4 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1-37页 |
4.1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 | 第31页 |
4.2 政府扶持力度欠缺 | 第31-32页 |
4.3 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 | 第32-33页 |
4.4 农业保险供给相对短缺 | 第33-34页 |
4.4.1 农业保险险种缺乏区域针对性 | 第33页 |
4.4.2 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缺位 | 第33-34页 |
4.5 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 第34-35页 |
4.5.1 农民缺乏风险意识 | 第34-35页 |
4.5.2 农业生产经营分散化 | 第35页 |
4.5.3 农民承担保费能力有限 | 第35页 |
4.6 农业保险人才缺乏 | 第35-37页 |
5 国内外农业保险经验及启示 | 第37-45页 |
5.1 国内农业保险经验及启示 | 第37-39页 |
5.1.1 安徽省农业保险经验 | 第37页 |
5.1.2 上海市农业保险经验 | 第37-38页 |
5.1.3 浙江省农业保险经验 | 第38页 |
5.1.4 国内农业保险经验总结及启示 | 第38-39页 |
5.2 国外农业保险经验及启示 | 第39-45页 |
5.2.1 美国农业保险经验 | 第39-41页 |
5.2.2 法国农业保险经验 | 第41页 |
5.2.3 日本农业保险经验 | 第41-42页 |
5.2.4 国外农业保险经验总结及启示 | 第42-45页 |
6 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第45-53页 |
6.1 尽快制定河北省农业保险法律法规 | 第45-46页 |
6.2 完善政府配套财税政策支持 | 第46-48页 |
6.2.1 完善多元化财政资金补贴政策 | 第46-47页 |
6.2.2 对商业保险公司给予税优支持 | 第47页 |
6.2.3 进一步优化补贴范围 | 第47-48页 |
6.3 建立健全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 第48-49页 |
6.3.1 多层次分散巨灾风险 | 第48页 |
6.3.2 多渠道筹集巨灾风险准备金 | 第48-49页 |
6.4 优化农业保险的供给体系 | 第49-51页 |
6.4.1 科学定位商业保险公司在农业保险中的角色 | 第49-50页 |
6.4.2 不断优化改善农业保险产品设计 | 第50页 |
6.4.3 增加农业保险营销渠道 | 第50-51页 |
6.5 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 | 第51页 |
6.6 注重农业保险人才培养 | 第51-53页 |
7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