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6-13页 |
第一章 《长生殿》的清代案头接受 | 第13-37页 |
第一节 《长生殿》的清代版本流变 | 第13-27页 |
第二节 清代关于《长生殿》文本的理论讨论 | 第27-32页 |
第三节 清代《长生殿》咏剧诗歌述论 | 第32-37页 |
第二章 《长生殿》的清代舞台接受 | 第37-66页 |
第一节 两个层面受众的《长生殿》接受 | 第37-47页 |
第二节 《长生殿》的全本戏演出 | 第47-52页 |
第三节 《长生殿》的折子戏演出 | 第52-62页 |
第四节 《长生殿》折子戏的流行成因 | 第62-66页 |
第三章 清代《长生殿》的戏曲、曲艺改续述略 | 第66-77页 |
第一节 清代《长生殿》的戏曲改续 | 第66-69页 |
第二节 清代《长生殿》的地方剧种改编 | 第69-74页 |
第三节 清代《长生殿》的曲艺改编 | 第74-77页 |
第四章 《长生殿》清代接受的时代意义 | 第77-88页 |
第一节 《长生殿》接受与清代文艺思潮 | 第77-83页 |
第二节 《长生殿》接受与清代戏曲文化 | 第83-88页 |
附录:咏《长生殿》诗词辑录 | 第8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6页 |
后记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