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改革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第17-18页
第2章 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相关理论第18-26页
    2.1 个人所得税有关概念第18-19页
    2.2 个人所得税制模式分类第19-21页
        2.2.1 以结构划分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第20-21页
        2.2.2 以纳税单位划分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第21页
    2.3 个人为单位与家庭为单位的个人所得税制比较第21-26页
        2.3.1 以个人为单位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第21-22页
        2.3.2 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第22-24页
        2.3.3 个人为单位与家庭为单位的个人所得税制比较第24-26页
第3章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第26-34页
    3.1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发展历程第26-28页
    3.2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现行模式第28-30页
    3.3 我国现行以个人为单位分类所得税制模式存在的问题第30-34页
        3.3.1 分类税制造成税负不公平第30-32页
        3.3.2 费用扣除体系不健全,缺少指数化机制第32-33页
        3.3.3 纳税申报制度不健全第33页
        3.3.4 税收征管不到位第33-34页
第4章 国外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经验借鉴第34-41页
    4.1 国外个人所得税家庭申报制的经验第34-38页
        4.1.1 美国——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综合税制第34-36页
        4.1.2 法国——实行典型的家庭综合课税制度第36-37页
        4.1.3 其他家庭课税制国家第37-38页
    4.2 国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38-41页
        4.2.1 建立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制第38-39页
        4.2.2 分类所得税模式逐步转向分类综合所得税模式第39-40页
        4.2.3 其他启示第40-41页
第5章 我国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人所得税制的难题及对策第41-49页
    5.1 如何界定家庭范围第41-42页
        5.1.1 明确界定家庭的范围第42页
        5.1.2 以家庭为核算单位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第42页
    5.2 如何确定费用扣除项目和扣除标准第42-44页
        5.2.1 合理确定费用扣除项目和标准第43-44页
        5.2.2 实行个税指数化扣除标准第44页
    5.3 如何监控家庭收入情况第44-46页
        5.3.1 建立全国统一的纳税人编码制度第45页
        5.3.2 建立个人财产登记制度第45页
        5.3.3 推行非现金收入结算制度第45-46页
    5.4 如何完善税收征管体系第46-49页
        5.4.1 完善个人所得税双向申报制度第46-47页
        5.4.2 强化全民纳税意识第47页
        5.4.3 加大对偷逃税行为的稽查力度和处罚力度第47-48页
        5.4.4 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营改增”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效应分析
下一篇:山西太钢售后租回融资及其结果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