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0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生物相容性 | 第14-18页 |
1.2.1 生物相容性定义 | 第14-15页 |
1.2.2 血液相容性 | 第15-18页 |
1.3 生物医用聚氨酯高分子材料 | 第18-20页 |
1.3.1 聚氨酯材料的发展 | 第18-19页 |
1.3.2 聚氨酯的表面改性 | 第19-20页 |
1.4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第20-23页 |
1.4.1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第20-21页 |
1.4.2 反向原子自由基聚合 | 第21-23页 |
1.5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1.5.1 研究目标 | 第23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30页 |
第二章 RATRP法制备具有抗凝血功能的聚氨酯生物材料PU-Si-g-P(MPC) | 第30-47页 |
2.1 引言 | 第30-3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2.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第31页 |
2.2.2 PU膜上RATRP反应接枝MPC | 第31页 |
2.2.3 分析与测试 | 第31-33页 |
2.2.3.1 静态接触角(SCA) | 第31-32页 |
2.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32页 |
2.2.3.3 外光谱(FTIR) | 第32页 |
2.2.3.4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32页 |
2.2.3.5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AFM) | 第32页 |
2.2.3.6 血小板粘附实验(PBA) | 第32页 |
2.2.3.7 蛋白质吸附(PA) | 第32页 |
2.2.3.8 复钙测试(RT) | 第32-3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3页 |
2.3.1 反应机理 | 第33-35页 |
2.3.2 静态接触角测试(SCA) | 第35-36页 |
2.3.3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36页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36-39页 |
2.3.5 血小板粘附测试(PBA) | 第39-40页 |
2.3.6 原子力显微镜观测(AFM) | 第40-41页 |
2.3.7 蛋白质吸附(PA) | 第41-42页 |
2.3.8 复钙测试(RT) | 第42-43页 |
2.4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第三章 RATRP法制备具有抗凝血功能的聚氨酯生物材料PU-La-Si-g-P(MPC) | 第47-66页 |
3.1 引言 | 第47-4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3.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第48页 |
3.2.2 PU膜上RATRP反应接枝MPC | 第48-49页 |
3.2.3 分析与测试 | 第49-50页 |
3.2.3.1 静态接触角(SCA) | 第49页 |
3.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49页 |
3.2.3.3 红外光谱(FTIR) | 第49页 |
3.2.3.4 扫描电镜(SEM) | 第49页 |
3.2.3.5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49页 |
3.2.3.6 血小板粘附实验(PBA) | 第49页 |
3.2.3.7 蛋白质吸附(PA) | 第49-50页 |
3.2.3.8 复钙测试(RT) | 第5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0-61页 |
3.3.1 反应机理 | 第50-52页 |
3.3.2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52页 |
3.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52-55页 |
3.3.4 静态接触角测试(SCA) | 第55-57页 |
3.3.5 血小板粘附实验(PBA) | 第57-58页 |
3.3.6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AFM) | 第58-59页 |
3.3.7 蛋白吸附实验(PA) | 第59-61页 |
3.3.8 复钙测试(RT) | 第61页 |
3.4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第四章 RATRP法制备具有抗凝血/抗菌功能的聚氨酯生物材料PU-La-CA-Si-g-P(MPC) | 第66-85页 |
4.1 引言 | 第6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6-68页 |
4.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第66-67页 |
4.2.2 PU膜上RATRP反应接枝MPC | 第67页 |
4.2.3 分析与测试 | 第67-68页 |
4.2.3.1 静态接触角(SCA) | 第67页 |
4.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67页 |
4.2.3.3 红外光谱(FTIR) | 第67页 |
4.2.3.4 扫描电镜(SEM) | 第67页 |
4.2.3.5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67-68页 |
4.2.3.6 血小板粘附实验(PBA) | 第68页 |
4.2.3.7 蛋白质吸附(PA) | 第68页 |
4.2.3.8 复钙测试(RT) | 第68页 |
4.2.3.9 细菌粘附(BA) | 第6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8-81页 |
4.3.1 反应机理 | 第68-71页 |
4.3.2 扫描电镜(SEM) | 第71-72页 |
4.3.3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72页 |
4.3.4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 第72-73页 |
4.3.5 核磁分析(~1H-NMR) | 第73-74页 |
4.3.6 荧光分析(FA) | 第74-75页 |
4.3.7 X射线衍射分析(XPS) | 第75-76页 |
4.3.8 静态接触角(SCA) | 第76-77页 |
4.3.9 血小板粘附实验(PBA) | 第77-78页 |
4.3.10 复钙测试(RT) | 第78-79页 |
4.3.11 蛋白吸附(PA) | 第79-81页 |
4.3.12 细菌粘附(BA) | 第81页 |
4.4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第五章 RATRP法制备具有抗凝血功能聚氨酯材料的表面接枝率研究 | 第85-99页 |
5.1 引言 | 第85-87页 |
5.2 实验 | 第87-88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8-95页 |
5.3.1 PU改性材料的表面接枝率比较 | 第88-90页 |
5.3.2 PU生物材料表面AFM分析 | 第90-92页 |
5.3.3 PU生物材料表面元素分析 | 第92-95页 |
5.4 结论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1页 |
5.1 结论 | 第99-100页 |
5.2 展望 | 第100-10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和成果 | 第101-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