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对民间美术元素的吸收与应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 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四、 研究内容 | 第10-13页 |
第一章 民间美术的特点 | 第13-17页 |
一、 民间美术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 以实用性为本、为先 | 第14-15页 |
三、 具有审美观赏价值 | 第15页 |
四、 表现了民族性的审美情趣 | 第15-16页 |
五、 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理念与表征 | 第17-19页 |
一、 基本理念 | 第17页 |
(一) 构成主义 | 第17页 |
(二) 抽象主义 | 第17页 |
二、 基本表征 | 第17-19页 |
(一) 科技理性的产物 | 第17-18页 |
(二) 工业乃至后工业时代文化审美心理的物化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融合的重要性 | 第19-23页 |
一、 必要性 | 第19-20页 |
(一) 现代艺术设计过分注重科技理性的弊端 | 第19页 |
(二) 民间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的局限性 | 第19-20页 |
二、 可能性 | 第20-23页 |
(一) 两者相似的造型理念和创作手法 | 第20-21页 |
(二) 两者在艺术精神及文化方面的互补性 | 第21-22页 |
(三) 两者在制作手段上具有互补性 | 第22-23页 |
第四章 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完美融合作品分析 | 第23-31页 |
一、 世博会波兰馆与剪纸艺术 | 第23-24页 |
二、 中国银行的标志 | 第24-25页 |
三、 半坡彩陶鱼纹的现代应用与福娃的诞生 | 第25-26页 |
四、 爱国者青花瓷移动硬盘 | 第26-31页 |
第五章 对于艺术设计融合民间美术元素的建议 | 第31-35页 |
一、 艺术设计从业者要广泛涉猎、学习民间美术 | 第31页 |
二、 要培养兼容并包的设计思想 | 第31-32页 |
三、 要注重对于传统民间美术手绘技能的培养 | 第32页 |
四、 将现代艺术设计的理念和原则活学活用 | 第32-35页 |
结论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