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9页 |
第二节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颜色校正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基于映射的颜色校正方法 | 第11-14页 |
1.3.1.1 “参考白点”映射法 | 第11-12页 |
1.3.1.2 颜色查找表法 | 第12页 |
1.3.1.3 多项式回归法 | 第12页 |
1.3.1.4 人工神经网络法 | 第12-14页 |
1.3.2 基于光谱反射率还原的颜色校正方法 | 第14页 |
1.3.3 基于图像分析的颜色校正方法 | 第14-15页 |
第四节 本论文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颜色相关理论 | 第17-29页 |
第一节 光与图像中的颜色 | 第17-19页 |
2.1.1 物体的固有色 | 第17-18页 |
2.1.2 色彩三属性 | 第18-19页 |
2.1.3 色温 | 第19页 |
第二节 三基色原理和混色法 | 第19-21页 |
第三节 色彩空间 | 第21-25页 |
2.3.1 RGB色彩空间 | 第21-22页 |
2.3.2 HSL色彩空间 | 第22-25页 |
2.3.3 CIELab色彩空间 | 第25页 |
第四节 颜色校正评价标准 | 第25-27页 |
2.4.1 主观评价标准 | 第25-26页 |
2.4.2 客观评价标准 | 第26-27页 |
2.4.2.1 Lab空间色差 | 第26页 |
2.4.2.2 欧拉距离 | 第26页 |
2.4.2.3 峰值信噪比(PSNR) | 第26-27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四带图像与颜色校正方法 | 第29-45页 |
第一节 四带图像 | 第29-32页 |
3.1.1 多光谱图像的获取 | 第29-30页 |
3.1.2 本文四带图像的获取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四带图像偏色分析 | 第32-40页 |
3.2.1 影响图像颜色失真的因素 | 第32-33页 |
3.2.1.1 光源对颜色失真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1.2 图像采集设备对颜色失真的影响 | 第33页 |
3.2.2 四带图像的偏色分析 | 第33-40页 |
3.2.2.1 四带图像偏色规律分析 | 第33-37页 |
3.2.2.2 850nm近红外光对RGB值的影响 | 第37-40页 |
第三节 基于经典颜色校正算法的四带图像校正 | 第40-43页 |
3.3.1 基于完美反射算法的四带图像校正 | 第40-42页 |
3.3.2 基于灰度世界算法的四带图像校正 | 第42-43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四带图像分区域颜色校正算法 | 第45-67页 |
第一节 基于RGB色彩空间的四带图像分区域颜色校正 | 第45-53页 |
4.1.1 RGB色彩空间的确定 | 第45-46页 |
4.1.2 二值化参数的确定 | 第46-47页 |
4.1.3 图像二值化 | 第47-51页 |
4.1.3.1 数学形态学简介 | 第49页 |
4.1.3.2 数学形态学的基本运算 | 第49-51页 |
4.1.4 四带图像颜色校正 | 第51-52页 |
4.1.5 基于RGB色彩空间的颜色校正方法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二节 结合HSL色彩空间的分区域颜色校正算法 | 第53-63页 |
4.2.1 算法提出的背景 | 第53-54页 |
4.2.2 算法基本流程 | 第54-56页 |
4.2.3 颜色空间的判断 | 第56-57页 |
4.2.4 H阈值的选取 | 第57-61页 |
4.2.4.1 H下限值的选取 | 第58-59页 |
4.2.4.2 H上限值的选取 | 第59-61页 |
4.2.5 S阈值的选取 | 第61-63页 |
第三节 仿真实验与分析 | 第63-66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附录1 H直方图、H直方图拟合曲线、S直方图(15组) | 第69-73页 |
附录2 四带图像、校正图像、正常图像(15组) | 第73-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个人简历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