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网络舆情与政府应对策略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导言第11-18页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二、 核心概念界定第12-13页
    三、 文献综述第13-15页
    四、 研究思路、内容安排及研究方法第15-18页
第一章 网络舆情对政府治理的影响第18-27页
    第一节 网络舆情兴起中的政府治理第18-23页
        一、 网络舆情的兴起和发展第18-20页
        二、 网络舆情的主要表现形式第20-22页
        三、 政府对网络舆情的不断重视第22-23页
    第二节 网络舆情兴起对政府治理的积极影响第23-25页
        一、 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第23-24页
        二、 有利于促进我国政治民主建设第24页
        三、 有利于推进我国行政监督发展第24-25页
    第三节 网络舆情兴起对政府治理的消极影响第25-27页
        一、 容易形成网络暴政第25页
        二、 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第25-26页
        三、 容易导致网络犯罪第26-27页
第二章 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第27-35页
    第一节 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第27-28页
        一、 网络舆情应对的初步兴起阶段第27页
        二、 网络舆情应对的逐步发展阶段第27-28页
        三、 网络舆情应对的逐渐成熟阶段第28页
    第二节 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特点第28-30页
        一、 议题的自由性与难控性第28-29页
        二、 议题设置过程的交互性第29页
        三、 议题设置过程的多变性第29-30页
    第三节 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所采取的措施与过程第30-35页
        一、 积极推行电子政务第30-33页
        二、 规范管理网络舆情第33页
        三、 进行网络舆情常态监测第33-35页
第三章 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中的问题第35-45页
    第一节 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制度不完善第35-37页
        一、 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缺失第35-36页
        二、 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第36页
        三、 网络发言人制度有待完善第36-37页
    第二节 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水平不足第37-39页
        一、 硬件技术能力匮乏第37-38页
        二、 网络媒体素养及使用能力不足第38-39页
    第三节 缺乏完善的网络舆情信息管理系统第39-45页
        一、 事前预警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第40-41页
        二、 事中信息公开回应不及时而陷入被动第41-44页
        三、 事后处置及跟踪反馈不力第44-45页
第四章 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对策第45-55页
    第一节 加强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制度建设第45-48页
        一、 完善法律规章制度第45-46页
        二、 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第46-47页
        三、 构建网络发言人制度第47-48页
    第二节 提高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水平第48-50页
        一、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强化网络舆情的技术控制第48-49页
        二、 积极利用新媒体,提高媒介素养第49-50页
    第三节 完善对网络舆情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第50-55页
        一、 建立网络舆情引导的预警计划和方案第51页
        二、 加强网络舆情事中的及时信息公开回应第51-53页
        三、 强化对网络舆情事后的处置及跟踪反馈第53-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开发中的政府行为研究--以无锡市小娄巷开发为例
下一篇:生态文明背景下上海市郊新农村建设研究--以松江区新浜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