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全自动单纱强力仪的发展与现状 | 第14-16页 |
1.2 张力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1 纱线张力测试方法分类 | 第16-17页 |
1.2.2 纱线张力测试技术现状 | 第17-20页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0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4.1 本文的工作内容与创新点 | 第20-21页 |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全自动单纱强力仪系统总体方案 | 第22-27页 |
2.1 全自动单纱强力仪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2.2 系统技术指标 | 第23页 |
2.3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23-26页 |
2.3.1 系统硬件组成 | 第24-25页 |
2.3.2 上位机软件框架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张力测试模块 | 第27-53页 |
3.1 张力传感器的机械结构 | 第27-31页 |
3.1.1 力传感器 | 第27-29页 |
3.1.2 罗伯威尔机构工作原理 | 第29-31页 |
3.2 张力测试模块硬件电路 | 第31-36页 |
3.2.1 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 第31-33页 |
3.2.2 信号滤波电路设计 | 第33-36页 |
3.3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研究 | 第36-44页 |
3.3.1 传感器的静态性能指标 | 第36-39页 |
3.3.2 误差的合成 | 第39-42页 |
3.3.3 静态标定实验 | 第42-44页 |
3.4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研究 | 第44-52页 |
3.4.1 二阶传感器动态性能分析 | 第44-48页 |
3.4.2 传感器动力学模型分析 | 第48-51页 |
3.4.3 阻尼器结构尺寸设计 | 第51-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单片机与信号采集 | 第53-60页 |
4.1 单片机电路设计 | 第53-54页 |
4.2 模数转换 | 第54-56页 |
4.2.1 DMA方式原理 | 第54-55页 |
4.2.2 AD采样过程 | 第55-56页 |
4.3 单片机片内A/D与采集卡对比实验 | 第56-57页 |
4.4 单片机与通讯技术 | 第57-59页 |
4.4.1 232 串口通讯 | 第57-58页 |
4.4.2 串口通讯协议 | 第58-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硬件抗干扰技术研究 | 第60-70页 |
5.1 系统噪声干扰源 | 第60-62页 |
5.2 硬件抗干扰措施 | 第62-65页 |
5.3 测试振动干扰实验 | 第65-69页 |
5.3.1 IEPE电压输出压电加速度传感器 | 第65-66页 |
5.3.2 测试振动干扰实验 | 第66-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软件抗干扰技术研究 | 第70-88页 |
6.1 程控放大算法 | 第70-71页 |
6.2 纱线拉伸实验数据处理 | 第71-87页 |
6.2.1 拉伸曲线频率特性分析 | 第71-73页 |
6.2.2 张力信号采样频率的选取准则 | 第73-76页 |
6.2.3 拉伸力动态信号实时同步平滑滤波处理技术 | 第76-87页 |
6.3 本章小节 | 第87-8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88-89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