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线阵相机标定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基于线阵相机的狭缝摄影测量 | 第16-17页 |
1.2.3 狭缝摄影测量中的双像器晃动误差校正研究 | 第17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线阵相机几何成像模型和交比不变量 | 第19-25页 |
2.1 线阵相机几何成像模型 | 第19-22页 |
2.1.1 面阵相机的几何成像模型 | 第19-21页 |
2.1.2 线阵相机几何成像模型 | 第21-22页 |
2.2 交比不变量 | 第22-24页 |
2.2.1 交比的数学描述 | 第22-23页 |
2.2.2 交比射影不变性的几何描述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基于交比不变量的线阵相机标定方法 | 第25-41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标定原理 | 第25-35页 |
3.2.1 三维标定板的设计 | 第26-27页 |
3.2.2 两步法相机标定 | 第27-35页 |
3.3 误差分析 | 第35-39页 |
3.3.1 实验所用标定板 | 第35页 |
3.3.2 计算机仿真数据实验 | 第35-38页 |
3.3.3 实测数据实验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基于交比不变量的线阵相机与双像器相对位姿参数标定方法 | 第41-52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线阵相机和面阵相机之间的相对位姿参数标定方法 | 第41-46页 |
4.2.1 平面标定板的设计 | 第42页 |
4.2.2 相对位姿参数求解 | 第42-46页 |
4.3 双像器相对于线阵相机的相对位姿参数求解 | 第46-47页 |
4.4 误差分析 | 第47-51页 |
4.4.1 实验所用平面标定板 | 第47-48页 |
4.4.2 计算机仿真数据实验 | 第48-50页 |
4.4.3 实测数据实验 | 第50-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基于交比不变量的晃动误差校正方法 | 第52-68页 |
5.1 数字狭缝摄影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52-60页 |
5.1.1 数字狭缝摄影测量系统测量模型 | 第53-55页 |
5.1.2 基于弹尖与弹尾控制点的运动参数解算方法 | 第55-60页 |
5.2 双像器晃动误差校正 | 第60-67页 |
5.2.1 线阵相机晃动条件下的成像模型 | 第60-61页 |
5.2.2 双像器晃动姿态求解 | 第61-64页 |
5.2.3 双像器晃动误差校正 | 第64-6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1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68-69页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6.2.1 线阵相机标定 | 第69页 |
6.2.2 双像器晃动误差校正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5-76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任务 | 第76-77页 |
附录A 旋转矩阵的组成及性质 | 第77-78页 |
附录B 齐次线性方程组解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