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钠盐对准东五彩湾煤CO2气化影响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1.1 项目背景 | 第9-12页 |
| 1.2 煤中钠赋存形态分类 | 第12-13页 |
| 1.3 不同赋存形态钠的来源 | 第13-14页 |
| 1.4 不同形态钠之间的相互转化 | 第14-15页 |
| 1.5 煤中钠对焦反应性的影响 | 第15-16页 |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2 实验条件的确定与方法 | 第17-28页 |
| 2.1 引言 | 第17页 |
| 2.2 逐级萃取条件 | 第17-21页 |
| 2.3 煤中钠的赋存形态及含量 | 第21-23页 |
| 2.4 外加钠盐煤样热解及气化条件的确定 | 第23-27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3 外加钠对气化反应性的影响 | 第28-40页 |
| 3.1 引言 | 第28页 |
| 3.2 大进样量热天平实验台架及预实验 | 第28-30页 |
| 3.3 煤焦反应性评价方法 | 第30-31页 |
| 3.4 煤气化反应性 | 第31-38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4 外加钠对气化产物的影响 | 第40-49页 |
| 4.1 引言 | 第40页 |
| 4.2 固定床管式炉气化实验台架 | 第40-41页 |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1-4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 5.1 全文总结 | 第49-50页 |
| 5.2 研究展望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