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1. 对虾卵巢发育内分泌调控研究 | 第10-11页 |
1.1 性腺发育诱导因子 | 第10-11页 |
1.2 性腺发育抑制因子 | 第11页 |
2.对虾卵巢发育分子调控研究 | 第11-15页 |
2.1 切除眼柄前后差异基因表达 | 第11-12页 |
2.2 重要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分析 | 第12-15页 |
2.2.1 卵黄蛋白原 | 第12-13页 |
2.2.2 热休克蛋白 | 第13-14页 |
2.2.3 血蓝蛋白 | 第14页 |
2.2.4 周期蛋白B | 第14-15页 |
3.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凡纳滨对虾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基因克隆与表达 | 第16-34页 |
前言 | 第16-17页 |
1.实验材料 | 第17-18页 |
1.1 实验样品 | 第17页 |
1.2 实验试剂 | 第17-18页 |
1.3 实验仪器 | 第18页 |
2.实验方法 | 第18-23页 |
2.1 RNA提取 | 第18-19页 |
2.2 RNA质量检测 | 第19页 |
2.3 cDNA合成 | 第19页 |
2.4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19-20页 |
2.5 基因克隆 | 第20-22页 |
2.5.1 普通PCR | 第20-21页 |
2.5.3 连接转化 | 第21页 |
2.5.4 挑菌,检测 | 第21-22页 |
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2页 |
2.7 荧光定量PCR | 第22-2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3-31页 |
3.1 总RNA提取结果 | 第23页 |
3.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3-27页 |
3.2.1 NASP核苷酸序列 | 第23-24页 |
3.2.2 蛋白质结构 | 第24-26页 |
3.2.3 氨基酸相似度分析及系统进化树 | 第26-27页 |
3.3 荧光定量结果 | 第27-31页 |
3.3.1 引物特异性 | 第27-28页 |
3.3.2 PCR标准曲线 | 第28-29页 |
3.3.3 不同时期NASP表达量 | 第29-31页 |
4 讨论 | 第31-34页 |
4.1 基因序列 | 第31页 |
4.2 蛋白结构与功能 | 第31-32页 |
4.3 NASP mRNA表达量 | 第32-34页 |
第二章 凡纳滨对虾极孔样蛋白基因克隆与表达 | 第34-53页 |
前言 | 第34-35页 |
1.实验材料 | 第35页 |
1.1 实验样品 | 第35页 |
1.2 实验试剂 | 第35页 |
1.3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2.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2.1 RNA提取 | 第35页 |
2.2 RNA质量检测 | 第35页 |
2.3 cDNA合成 | 第35页 |
2.4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35-36页 |
2.5 基因克隆 | 第36-37页 |
2.5.1 普通PCR | 第36页 |
2.5.2 DNA纯化与合成 | 第36-37页 |
2.5.3 连接转化 | 第37页 |
2.5.4 挑菌检测 | 第37页 |
2.6 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7页 |
2.7 荧光定量PCR | 第37页 |
3.实验结果 | 第37-51页 |
3.1 总RNA提取结果 | 第37-38页 |
3.2 生物信息学 | 第38-48页 |
3.2.1 核酸序列 | 第38页 |
3.2.2 蛋白序列 | 第38-47页 |
3.2.3 氨基酸相似性 | 第47-48页 |
3.3 荧光定量 | 第48-51页 |
3.3.1 引物特异性 | 第48-49页 |
3.3.2 PCR标准曲线 | 第49-50页 |
3.3.3 不同时期PHLm RNA表达量 | 第50-51页 |
4 讨论 | 第51-53页 |
4.1 极孔样蛋白结构与序列 | 第51-52页 |
4.2 极孔样蛋白mRNA表达量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