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曝气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净化效果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1.2 人工湿地概述 | 第10-18页 |
1.2.1 人工湿地的定义 | 第10-11页 |
1.2.2 人工湿地的分类 | 第11-12页 |
1.2.3 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机理 | 第12-16页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8-20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实验条件及方法 | 第20-26页 |
2.1 人工湿地系统试验装置 | 第20-22页 |
2.2 进水水质 | 第22-23页 |
2.3 物化指标及检测方法 | 第23页 |
2.4 试验进度安排 | 第23-24页 |
2.5 数据分析 | 第24-26页 |
3 间歇曝气对湿地净化性能影响 | 第26-52页 |
3.1 上行流对湿地净化性能影响 | 第26-32页 |
3.1.1 对COD的去除效果 | 第27页 |
3.1.2 对TP的去除效果 | 第27-28页 |
3.1.3 对TN的去除效果 | 第28-29页 |
3.1.4 对NH_3-N的去除效果 | 第29-30页 |
3.1.5 对NO_3-N的去除效果 | 第30-31页 |
3.1.6 小结 | 第31-32页 |
3.2 下行流对湿地净化性能影响 | 第32-38页 |
3.2.1 对COD的去除效果 | 第32-33页 |
3.2.2 对TP的去除效果 | 第33-34页 |
3.2.3 对TN的去除效果 | 第34-35页 |
3.2.4 对NH_3-N的去除效果 | 第35-36页 |
3.2.5 对NO_3-N的去除效果 | 第36-37页 |
3.2.6 小结 | 第37-38页 |
3.3 不同水流流态对湿地净化性能影响 | 第38-39页 |
3.4 曝气位置对湿地净化性能影响 | 第39-41页 |
3.5 不同气水比对湿地净化性能影响 | 第41-47页 |
3.5.1 对COD的去除效果 | 第42-43页 |
3.5.2 对TP的去除效果 | 第43页 |
3.5.3 对TN的去除效果 | 第43-44页 |
3.5.4 对NH_3-N的去除效果 | 第44-45页 |
3.5.5 对NO_3-N的去除效果 | 第45-46页 |
3.5.6 小结 | 第46-47页 |
3.6 典型工况下各单元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 | 第47-4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4 其他工况对湿地净化性能影响 | 第52-72页 |
4.1 不同回流比对湿地净化性能影响 | 第52-57页 |
4.1.1 对COD的去除效果 | 第52-53页 |
4.1.2 对TP的去除效果 | 第53-54页 |
4.1.3 对TN的去除效果 | 第54-55页 |
4.1.4 对NH_3-N的去除效果 | 第55-56页 |
4.1.5 小结 | 第56-57页 |
4.2 间歇曝气对低浓度污水处理性能研究 | 第57-63页 |
4.2.1 对COD的去除效果 | 第58页 |
4.2.2 对TP的去除效果 | 第58-59页 |
4.2.3 对TN的去除效果 | 第59-60页 |
4.2.4 对NH_3-N的去除效果 | 第60-61页 |
4.2.5 对NO_3-N的去除效果 | 第61-62页 |
4.2.6 小结 | 第62-63页 |
4.3 温度对湿地净化性能影响 | 第63-64页 |
4.4 不同植物对湿地净化性能影响分析 | 第64-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5 结论及展望 | 第72-76页 |
5.1 结论 | 第72-73页 |
5.2 展望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附录 | 第84页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第84页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