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态综合法2MW风电增速箱柔体动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模态综合法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齿轮箱动力学优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基础 | 第16-36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模态综合法介绍 | 第16-17页 |
2.3 各类子结构模态集 | 第17-19页 |
2.3.1 主模态 | 第17页 |
2.3.2 约束模态 | 第17-18页 |
2.3.3 刚体模态 | 第18页 |
2.3.4 附着模态 | 第18-19页 |
2.4 子结构模态综合 | 第19-26页 |
2.4.1 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 | 第19-24页 |
2.4.2 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 | 第24-26页 |
2.5 系统中的滚动轴承刚度 | 第26-34页 |
2.5.1 安全接触角 | 第26-28页 |
2.5.2 轴承受载前后几何变形 | 第28-31页 |
2.5.3 轴承受力平衡方程 | 第31-33页 |
2.5.4 轴承刚度计算 | 第33-34页 |
2.6 系统连接部件阻尼 | 第34页 |
2.7 相关软件介绍 | 第34-35页 |
2.7.1 ABAQUS简介 | 第34页 |
2.7.2 SIMPACK简介 | 第34-35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系统子结构模态分析与模态综合计算 | 第36-48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子结构模态分析 | 第36-41页 |
3.2.1 箱体模态 | 第38页 |
3.2.2 行星架模态 | 第38-39页 |
3.2.3 轴模态 | 第39-41页 |
3.3 子结构模态综合 | 第41-42页 |
3.4 识别系统潜在共振点 | 第42-47页 |
3.4.1 频率原则 | 第42-43页 |
3.4.2 阻尼原则 | 第43-44页 |
3.4.3 能量筛选 | 第44页 |
3.4.4 系统Campbell图与分析 | 第44-46页 |
3.4.5 同一速度级能量原则 | 第46-47页 |
3.5 共振点描述 | 第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系统动态特性优化 | 第48-53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激扰频率调整 | 第48-49页 |
4.3 系统固有特性调整 | 第49-52页 |
4.3.1 调整轴承跨距 | 第49-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试验验证 | 第53-67页 |
5.1 引言 | 第53页 |
5.2 试验台架简介 | 第53-54页 |
5.3 振动测试系统 | 第54-55页 |
5.3.1 数据采集仪 | 第54-55页 |
5.3.2 传感器类型 | 第55页 |
5.4 振动测试方案 | 第55-58页 |
5.4.1 测点选取 | 第55-58页 |
5.4.2 试验步骤 | 第58页 |
5.5 齿轮箱振动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58-65页 |
5.5.1 时域频域测试数据 | 第58-64页 |
5.5.2 数据分析 | 第64-65页 |
5.6 试验结论 | 第65-66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8页 |
6.1 结论 | 第67页 |
6.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