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4-16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6-2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24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20页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2.1 随机振动理论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2.2 随机振动试验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21-22页 |
1.2.3 随机振动疲劳研究现状 | 第22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结构动力学理论及有限元仿真技术 | 第24-44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结构固有特性分析基本理论 | 第24-25页 |
2.2.1 无阻尼模态分析理论 | 第24-25页 |
2.2.2 有阻尼模态分析理论 | 第25页 |
2.3 随机振动分析基本理论 | 第25-37页 |
2.3.1 随机过程的统计特征 | 第25-27页 |
2.3.2 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与频率响应函数 | 第27-30页 |
2.3.3 随机激励与响应关系 | 第30-37页 |
2.4 有限元仿真技术 | 第37-39页 |
2.4.1 有限元基本思想及分析步骤 | 第37-38页 |
2.4.2 ANSYS Workbench的相关功能 | 第38-39页 |
2.5 仿真验证实例 | 第39-42页 |
2.5.1 模态分析实例 | 第39-40页 |
2.5.2 随机振动分析实例 | 第40-4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悬臂梁在单轴与三轴随机振动下动力学响应对比分析 | 第44-56页 |
3.1 引言 | 第44页 |
3.2 理论研究 | 第44-47页 |
3.3 仿真算例 | 第47-55页 |
3.3.1 模态分析 | 第47-49页 |
3.3.2 随机振动分析 | 第49-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舱段结构随机振动分析 | 第56-82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舱段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前处理 | 第56-62页 |
4.2.1 分析对象 | 第56-57页 |
4.2.2 模型的简化与修复 | 第57-60页 |
4.2.3 舱段模型的接触设置 | 第60-61页 |
4.2.4 舱段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61-62页 |
4.3 舱段结构的模态分析 | 第62-65页 |
4.3.1 模态分析 | 第62-65页 |
4.3.2 阻尼计算 | 第65页 |
4.4 舱段结构的随机振动分析 | 第65-81页 |
4.4.1 X轴随机振动分析 | 第66-69页 |
4.4.2 Y轴随机振动分析 | 第69-72页 |
4.4.3 Z轴随机振动分析 | 第72-76页 |
4.4.4 三轴随机振动分析 | 第76-79页 |
4.4.5 单轴与三轴随机振动对比分析 | 第79-8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舱段结构随机疲劳寿命分析 | 第82-94页 |
5.1 引言 | 第82页 |
5.2 随机振动疲劳基本理论 | 第82-86页 |
5.2.1 应力功率谱密度 | 第82-83页 |
5.2.2 疲劳曲线研究 | 第83-84页 |
5.2.3 随机疲劳累积损伤准则 | 第84页 |
5.2.4 随机疲劳计算方法 | 第84-86页 |
5.3 随机疲劳分析算例 | 第86-91页 |
5.3.1 试验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86-87页 |
5.3.2 试验件的模态分析 | 第87-88页 |
5.3.3 试验件的随机振动分析 | 第88-89页 |
5.3.4 试验件的疲劳计算 | 第89-90页 |
5.3.5 结果对比分析 | 第90-91页 |
5.4 舱段结构疲劳寿命计算 | 第91-93页 |
5.5 小结 | 第93-9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4-96页 |
6.1 总结 | 第94页 |
6.2 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致谢 | 第100-102页 |
作者简介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