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新常态”背景下的存量规划 | 第11页 |
1.1.2 存量规划时代旧工业用地开发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1.1.3 工业用地中工业遗产的重要性 | 第12页 |
1.2 相关概念阐述 | 第12-14页 |
1.2.1 工业遗产 | 第12-13页 |
1.2.2 临时性使用 | 第13页 |
1.2.3 多角度规划 | 第13-14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 创新点 | 第16-17页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第2章 “临时性使用”理论研究 | 第18-25页 |
2.1“临时性使用”过程 | 第18-19页 |
2.2“临时性使用”存在的契机 | 第19-21页 |
2.2.1 国外语境 | 第19-20页 |
2.2.2 国内语境 | 第20-21页 |
2.3 可行性的开发改造模式 | 第21-23页 |
2.3.1“PPP模式” | 第21-23页 |
2.3.2“维也纳模式” | 第23页 |
2.4 现实意义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国外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实例研究 | 第25-40页 |
3.1 工业遗产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25-27页 |
3.2 温特图尔苏尔泽工业区 | 第27-35页 |
3.2.1 工业区“临时性使用”发展历程 | 第29-33页 |
3.2.2 多角度利益平衡分析 | 第33-34页 |
3.2.3 成功因素分析 | 第34-35页 |
3.3 柏林MEDIA SPREE滨水区 | 第35-38页 |
3.3.1 滨水区更新改造发展历程 | 第35-38页 |
3.3.2 利益平衡分析 | 第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国内工业遗产更新改造研究 | 第40-60页 |
4.1 工业遗产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40-42页 |
4.2 北京798艺术区 | 第42-50页 |
4.2.1 艺术区发展历程 | 第43-47页 |
4.2.2 利益平衡分析 | 第47-49页 |
4.2.3 成功因素分析 | 第49-50页 |
4.3 武汉“汉阳造”创意产业园 | 第50-53页 |
4.3.1 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过程分析 | 第51-53页 |
4.3.2 利益平衡分析 | 第53页 |
4.3.3 创意产业园区局限性分析 | 第53页 |
4.4 北京798艺术区与武汉“汉阳造”创意产业园的改造再利用对比 | 第53-55页 |
4.5“临时性使用”时期建筑改造策略 | 第55-58页 |
4.5.1 价值评定 | 第55-57页 |
4.5.2 改造方式 | 第57-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天津第一机床总厂改造再利用价值分析 | 第60-76页 |
5.1 天津工业发展历史 | 第60-62页 |
5.1.1 清末时期(1860‐1910) | 第60-61页 |
5.1.2 民国时期(1911‐1936) | 第61页 |
5.1.3 战争时期(1937‐1948) | 第61页 |
5.1.4 建国之后(1949‐1980) | 第61-62页 |
5.2 天津工业遗产现状 | 第62-63页 |
5.3 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发展历史 | 第63-65页 |
5.4 天津第一机床厂现状分析 | 第65-72页 |
5.4.1 地块区位分析 | 第65页 |
5.4.2 建筑遗存分析 | 第65-68页 |
5.4.3 地块GIS分析 | 第68-71页 |
5.4.4 SWOT分析 | 第71-72页 |
5.5 天津第一机床总厂价值分析 | 第72-75页 |
5.5.1 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 第72页 |
5.5.2 科学艺术价值分析 | 第72-73页 |
5.5.3 潜力价值分析 | 第73-7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6章 天津第一机床总厂更新改造设计 | 第76-99页 |
6.1 FRAGSIM软件介绍 | 第76-79页 |
6.1.1 录入基本参数 | 第76-77页 |
6.1.2 拟定更新方案 | 第77-78页 |
6.1.3 图表对比选择 | 第78-79页 |
6.2 地块改造设计 | 第79-98页 |
6.2.1 地块的修缮改造 | 第79-85页 |
6.2.2 地块的功能置换改造 | 第85-92页 |
6.2.3 地块的拆除重建改造 | 第92-98页 |
6.3 保护建议与展望 | 第9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结论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7页 |
附录 | 第107-114页 |
作者简介 | 第11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114-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