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2章 基于ARM的感应电流采集装置总体设计 | 第12-20页 |
2.1 异常线圈感应电流产生的原理 | 第12-14页 |
2.2 异常线圈中感应电流的仿真模拟及分析 | 第14-16页 |
2.3 基于ARM的感应电流采集装置总体设计 | 第16-19页 |
2.3.1 硬件部分设计 | 第17-18页 |
2.3.2 软件部分设计 | 第18-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多途径融合的低噪声采集装置设计 | 第20-29页 |
3.1 模拟电路与器件选型的低噪声设计 | 第20-24页 |
3.1.1 基于高精度无感电阻的电流取样方式的设计 | 第20页 |
3.1.2 差分信号保护电路的设计 | 第20-21页 |
3.1.3 AD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21-23页 |
3.1.4 高精度AD的选型与电路设计 | 第23-24页 |
3.2 基于独立供电结构的低噪电源设计 | 第24-26页 |
3.3 高频电磁干扰抑制的电磁兼容设计 | 第26-2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连续采集数据的实时存储技术和解算方法 | 第29-37页 |
4.1 基于DMA+乒乓缓冲的数据传输技术 | 第29-31页 |
4.2 基于多任务优先级的数据存储技术 | 第31-34页 |
4.3 基于Qt与C++的数据快速解算方法 | 第34-3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5章 基于cRIO的感应电流采集装置的设计与测试 | 第37-43页 |
5.1 基于cRIO的异常线圈感应电流采集装置设计 | 第37-40页 |
5.1.1 基于9234采集卡的硬件平台设计 | 第37-38页 |
5.1.2 基于LabVIEW的软件平台设计 | 第38-40页 |
5.2 cRIO采集装置的采集测试 | 第40-42页 |
5.3 cRIO采集装置的缺陷 | 第4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6章 基于ARM的感应电流采集装置的实际测试与对比 | 第43-55页 |
6.1 ARM采集装置的性能测试 | 第43-46页 |
6.2 ARM采集装置和cRIO采集装置的性能对比 | 第46-47页 |
6.3 ARM采集装置的采集与对比测试 | 第47-54页 |
6.3.1 ARM采集装置与cRIO采集装置的对比 | 第48-52页 |
6.3.2 不同高度下ARM采集装置测试数据的对比 | 第52-5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7章 全文总结及建议 | 第55-57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55-56页 |
7.2 下一步工作建议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