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多梳蛋白MEZ1调控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缩略词表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36页
    1.1 PcG复合体第9-20页
        1.1.1 PRC2复合体第9-14页
        1.1.2 PRC1复合体第14-18页
        1.1.3 Pho-RC复合体第18页
        1.1.4 PR-DUB复合体第18-20页
    1.2 PRC2和PRC1之间的招募关系第20-22页
    1.3 PcG复合体的招募机制第22-25页
        1.3.1 转录因子/DNA结合蛋白招募PcG复合体第22-23页
        1.3.2 染色质修饰招募PcG复合体第23页
        1.3.3 noncoding RNA招募PcG复合体第23-24页
        1.3.4 CG island招募PcG复合体第24-25页
        1.3.5 染色质状态招募PcG复合体第25页
    1.4 表观遗传修饰的传递第25-26页
    1.5 PRC2和基因印记第26-34页
        1.5.1 autonomous development与印记基因第26-31页
        1.5.2 autonomous endosperm现象的深层原因第31-32页
        1.5.3 prc2导致的autonomous endosperm在植物中的保守性分析第32-34页
    1.6 prc2造成的发育缺陷可以被越过第34-35页
    1.7 PRC2和DNA甲基化第35-36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6-60页
    2.1 实验用到的仪器第36页
    2.2 试剂配制第36-40页
    2.3 实验方法第40-60页
        2.3.1 TRIzol提取总RNA第40-41页
        2.3.2 反转录,cDNA第一链合成第41-42页
        2.3.3 RNA-seq文库构建第42-46页
        2.3.4 ChIP(染色质免疫沉淀)第46-49页
        2.3.5 ChIP-seq文库构建第49-52页
        2.3.6 玉米全基因组DNA提取第52-53页
        2.3.7 蛋白提取第53页
        2.3.8 Blue-native PAGE(温和胶)第53页
        2.3.9 质粒提取第53-54页
        2.3.10 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DNA片段第54页
        2.3.11 从PCR产物中回收DNA第54-55页
        2.3.12 连接、转化第55-56页
        2.3.13 转染级质粒提取第56页
        2.3.14 酵母双杂交第56-57页
        2.3.15 SDS-PAGE凝胶制备第57-58页
        2.3.16 Western Blot第58页
        2.3.17 玉米原生质体制备第58-60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0-116页
    3.1. 利用CRISPR-Cas9技术体系获得玉米多梳蛋白基因MEZ1突变体第60-64页
        3.1.1 玉米CRISPR-Cas9体系的建立及实验流程第60页
        3.1.2 MEZ1基因CRISPR-Cas9敲除载体的设计构建与原生质体转化的验证第60-63页
        3.1.3 转基因T_0代阳性植株的基因型与表型分析第63-64页
    3.2 MEZ1的进化及表型分析第64-72页
        3.2.1 MEZ1蛋白的系统进化分析第64-65页
        3.2.2 MEZ1在籽粒中的表达模式第65-66页
        3.2.3 MEZ1在胚乳发育过程中是全程印记的基因第66-67页
        3.2.4 mez1/MEZ1 ×MEZ1/MEZ1的表型分析第67页
        3.2.5 mez1/MEZ1籽粒中胚的发育滞后第67-68页
        3.2.6 mez1/MEZ1早期的发育滞后可在后期得到恢复第68-69页
        3.2.7 mez1/MEZ1不影响营养生长第69页
        3.2.8 mez1/MEZ1自交的后代表型第69-72页
    3.3 MEZ1的生化功能研究第72-75页
        3.3.1 MEZ1影响H3K27me3的水平第72-73页
        3.3.2 MEZ1处在一个大的蛋白复合体中第73页
        3.3.3 MEZ1与DNA甲基转移酶互作第73-75页
    3.4 转录组数据分析第75-103页
        3.4.1 差异表达基因的GO注释第75-87页
        3.4.2 印记基因的表达变化分析第87-99页
        3.4.3 籽粒亚区特异表达基因的变化第99-102页
        3.4.4 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变化第102-103页
    3.5 MEZ1-PRC2的靶基因分析第103-107页
        3.5.1 MEZ1-PRC2的靶基因的表达分析第103-104页
        3.5.2 MEZ1-PRC2靶基因的GO分析第104-105页
        3.5.3 转录因子基因在PRC2靶基因中富集第105-107页
        3.5.4 MEZ1-PRC2与氮代谢相关基因第107页
        3.5.5 MEZ1-PRC2与MADS基因第107页
    3.6 MEZ1和DNA甲基化的关系第107-116页
        3.6.1 DMR分析第108-109页
        3.6.2 基因区DNA甲基化分析第109-110页
        3.6.3 转录因子基因的DNA甲基化分析第110-111页
        3.6.4 印记基因和DNA甲基化第111-112页
        3.6.5 TE上DNA甲基化分析第112-113页
        3.6.6 TE长度和DNA甲基化的关系第113-114页
        3.6.7 TE边界的甲基化第114-115页
        3.6.8 TE家族与DNA甲基化的关系第115-116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第116-123页
    4.1 讨论第116-122页
        4.1.1 MEZ1与自我调控第116页
        4.1.2 MEZ1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第116-117页
        4.1.3 MEZ1-PRC2的靶基因第117页
        4.1.4 MEZ1和基因区DNA甲基化第117-118页
        4.1.5 MEZ1和异染色质区TE甲基化第118-120页
        4.1.6 MEZ1与MEZ2、 MEZ3的关系第120-122页
    4.2 结论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38页
致谢第138-139页
作者简历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铁路加筋过渡段静动力特性数值分析及试验研究
下一篇:医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