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清肠温中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9-10页
综述一 溃疡性结肠炎的现代研究进展第10-16页
    1 病因和发病机制第10-12页
        1.1 微生物因素第10页
        1.2 遗传因素第10页
        1.3 环境因素第10-11页
        1.4 免疫因素第11-12页
    2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第12-15页
        2.1 药物治疗第12-14页
        2.2 手术治疗第14-15页
        2.3 干细胞移植第15页
        2.4 其他治疗第15页
    3 问题与展望第15-16页
综述二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研究进展第16-22页
    1 病因病机第16-17页
        1.1 肠腑湿热,关乎脾肾肝肺第16页
        1.2 毒、瘀、浊致病第16-17页
        1.3 络病理论第17页
        1.4 伏邪致病第17页
    2 辨证分型第17页
    3 中医药治疗第17-21页
        3.1 内治法第17-19页
        3.2 外治法第19-21页
        3.3 内外合治第21页
    4 结语第21-22页
临床研究第22-33页
    1 前言第22页
    2 临床资料第22-23页
        2.1 病例来源和病例数第22页
        2.2 研究方法第22-23页
        2.3 观察指标第23页
        2.4 数据统计第23页
    3 诊疗标准第23-26页
        3.1 诊断标准第23-24页
        3.2 疗效评价标准第24-26页
    4 结果第26-33页
        4.1 基本资料第26-28页
        4.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第28-29页
        4.3 生活质量疗效评定第29-30页
        4.4 疾病活动度疗效评定第30-31页
        4.5 粘膜病变疗效评定第31-33页
讨论第33-37页
    1 对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第33页
    2 “清肠温中”的含义第33页
    3 清肠温中方组方的方义第33-34页
    4 寒热辨证要点第34-35页
    5 服药注意事项第35页
    6 清肠温中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第35页
    7 IBDQ量表第35页
    8 结论第35-36页
    9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4页
致谢第44-45页
个人简历第45-46页
附录第46-62页
    附录一:症状计分表第46-48页
    附录二:IBDQ量表第48-53页
    附录三:李军祥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第53-59页
    附录四:李军祥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个案报道2例第59-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铁S局集团子分公司全面薪酬福利体系再设计
下一篇:深圳上梅林城市综合体生态设计研究